正文 第469章 陳宦真相(1 / 2)

入冬的四川已經未寒先冷,盆地氣候非但沒能擋住高遠撲來的寒流,反而將冷空氣窩成一團。事實上,在成都和重慶兩地陸續發生的幾次南北交鋒的戰事,並沒有像發往北京的電文裏所描述的那麼激烈。就如同現在的天氣一樣,反而是一種很冷淡的膠著。

早在七八天之前,劉存厚、王陵基、周駿等人的部隊便分別退守潼南、北碚和璧山一帶,這三處都是重慶向西的交通要道,扼守住這三個據點,重慶便能高枕無憂。至於中央陸軍第十五師的主力部隊,從始至終就沒有離開過重慶,反而將瀘州的部隊也陸續抽調了回來。

從護****正式宣布討袁開始,至今已經過去了快四十天的時間,中央陸軍基本上沒有與護****任何一個梯隊發生正麵衝突。整整四十天的時間裏,即便是被當作炮火推向前線的川軍部隊,也隻是與護****前沿部隊偶爾發生零星擦火,大部分僅僅是偵察部隊之間的衝撞,僅此而已。

縱然第十五師現在披上了中央軍的番號,期間也按照中央軍的製度進行了一番簡單的整訓,但這支部隊的底子終歸還是北洋舊軍。可以說了,放眼北洋政府中央係統,隻有袁肅的中央陸軍第十師及其中央陸軍第一兵團,是從成立之初便嚴格灌輸新式的軍紀、思想教育,並配合全新的訓練方式打造出來唯一合格的中央軍。其餘部隊都殘留不同程度的舊軍習性。

畢竟中央軍係統才建立不到兩年的時間,從士兵到軍官都遠遠還沒到新鮮血液更迭的階段,可以所謂的中央軍也僅僅是在舊式北洋軍的製度上加以改善。要想真正起到明顯的精英效果,必然是要經過一段漫長時間的礪合。

也因此,十五師除了在兵員數量和裝備後勤上麵有很大的優勢之外,其餘方麵也不過爾爾。好不容易平靜了兩年的時間,又是大總統剛剛登基當上皇帝的大喜期間,許多北洋軍都不適應也不情願在這個時候作戰。於是舊軍的那股賴皮性子漸漸占了上風。

當然,四川局勢之所以發展到眼前的地步,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陳宦本人的思想變化上。

在外界很多人看來都以為陳宦是袁世凱的心腹,袁世凱把陳宦當半個兒子來看待,可是任誰也不知道陳宦和袁世凱二人的關係究竟從何而來。甚至在曆史上對於陳宦的介紹也並不多,隻知道最後是陳宦的一封通電,給了洪憲帝製最後的致命一擊。

然而,袁世凱之所以將陳宦當親信來看待,事情還要追溯到庚子國難那段時間。當時陳宦在率殘部僅八十餘人突圍京城時,於途中拾獲了共計十多萬兩白銀的餉銀。對於逃難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天降巨財,隻怕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帶走這筆餉銀,去南方尋一個太平的地方過榮華的日子。

倒是當時的陳宦卻出乎意料,帶著這筆餉銀一路往西,直到趕上了皇帝西巡的隊伍,隨即將銀子一分不落的全部呈交了上去。而這筆銀子便是當時袁世凱用來孝敬朝中大員的貢禮,本是派遣了一隊人馬護送押解,萬萬沒料到出京城後便下落不明。也正因為如此,袁世凱將陳宦“拾金不昧”一事牢牢記載了心中,認定陳宦是一個很可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