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袁肅早就料到王磷同骨子裏還是改不了那骨子裏舊官僚的脾性,當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王磷同本人沒有什麼主義也沒有什麼信仰,唯一推崇的就是保護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所以盡管一年之前有袁肅的叮囑,可還是本能的向田文烈靠攏。
所以之前袁肅在灤州製訂下來的一係列民政製度,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壞。也因此間接的影響了袁肅的產業在灤州盈利的情況。
不過這些都是可以暫時忍受的事情,如今袁肅的目光已經不再局限於灤州這一彈丸之地,而是直接進入中央層麵的權力中樞。到時候他將製訂的政策製度不僅僅是影響灤州,而是整個南方諸省乃至全中國。
早先袁世凱下達的中央警戒令,中央第十師和中央第一兵團同樣接到命令,田文烈也多次催促部隊趕緊動身南下河南。不過蔣百裏、陳文年都以各種理由一直拖延,反正第一兵團在江蘇、安徽、河南已經有常駐兵力,根本不急著他們這邊的大部隊人馬動身。再者其他接受中央警戒令的部隊也沒見有多少人再行動。
倒是田文烈是死心塌地追隨袁世凱,所以即便第十師和第一兵團調不動,他麾下的中央第二師還是及早的開赴保定集結,隨時等候袁世凱的命令。其本人業已趕往京城,一方麵是探望袁世凱病情,一方麵也是希望說服袁世凱盡快采取軍事行動。
正是因為田文烈本人以及第二師遠離了灤州勢力範圍,再加上袁肅這兩天直接幹涉灤州,灤州這邊的權力移交進行的十分迅速。就連王磷同這個見風使舵的人也嗅到的動靜,連忙又轉向袁肅這邊點頭哈腰、頻頻示好。
袁肅本打算在自己動身前往京城之前,與灤州這邊的主事官員們見上一麵,提前做好一些口頭上的安排,以及針對接下來形勢變化商討實際應對策略。不過畢竟北京和漢口兩邊都表現的十分迫切,雙方都希望能盡快解決此事,所以很多事情進展的效率都超乎想像。
尤其是在段祺瑞接受袁世凱邀請進京的消息傳開之後,漢口方麵顯然意識到北洋內部會再次發生重大變故,愈發表現的激進起來。曹錕不僅公然宣布與護****政府達成協議,表示將會聯手抵製帝製,更是十分高調的在漢口成立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自任為委員長。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對外宗旨是發起北洋政治軍事的改革,維護國體秩序和民主章程。
這兩個重磅消息顯然就是針對段祺瑞進京一事,也間接表現出曹錕不會賣段祺瑞的賬,以及完全破釜沉舟的決心。
為此,在二十五日這天袁肅就必須提前動身進京。
之所以說是“提前”動身,一方麵是因為這個行程安排超出了他本人的計劃,另外一方麵也是指事先沒有接到段祺瑞的任何通知。他與段祺瑞在大局上是結為同盟,但在很多細節上卻依然是未知數,按照自己已經製訂好的計劃,當務之急還得想方設法跟張謇這一派的人取得聯係。隻有在兩個大勢力之間穿梭,才能為少壯派博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