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4章 推舉出山(1 / 2)

一九一六年的春節來得很早,一月份剛好就到了除夕。

畢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的佳節,多多少少給目前劍拔弩張的國內氣氛帶來了幾分緩和的餘地。無論是老百姓還是漢口的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甚至是南方的革命黨和護****政府都有了一定偃旗息鼓的趨勢。

反對帝製的聲浪總算讓節日的風俗問候取代了輿論主流的地位,老百姓們不在乎國家會鬧成什麼樣子,隻在乎今年的團年飯能否做到麵麵俱到。好不容易平平安安熬到頭,理所當然要對老天爺感恩戴德一番。

正是得了這個喘息,北京新華宮中同樣也有了一些閑情雅致來準備年夜飯。

不過今年的年夜飯總不能在像往年那樣吃的順順心心、高高興興,甚至連慣例的年夜舞會都邀請不到許多昔日的老麵孔出席,這其中就包括各國使節。之前各國使節對帝製便是持觀望態度,哪怕在帝製擁戴聲音最熱烈的時候,各國使節依然沒有輕易的表露態度。現如今中國局勢飛流直下的逆轉,更是讓這些金發碧眼的洋人們感到慶幸。

隻是因為一切事情都還沒有成埃落定,哪怕表麵上看去袁世凱接近窮途末路,但隻要還沒到真正的窮途末路,依然是無從下定論。在這個時候各國駐華使節隻能表示不參與、不表態和不接觸,坐等北洋新秩序的建立,然後再從中收獲漁翁之利。

新華宮的年夜宴會辦得很是蕭條,隻有在下午六點鍾時的家宴上,再幾位姨太太的調動之下才勉強有了幾分喜慶的氣氛。袁世凱因為身體尚且未能恢複,因此沒吃了兩口就必須回房臥躺著休息,使得這場晚宴一下子就冷落了下來。

做為參與晚宴賓客之一的袁肅,自然也是感受到袁氏家族聚餐的低沉氣氛,不過他從始至終都沒有說什麼話,也沒有配合幾位長輩來渲染氣氛。倒是與袁克定有幾分“意氣相投”,彼此二人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偶爾簡單說兩句感慨萬千的話,聽上去似乎是對新年的寄望,實際上卻無疑是一種擔心和抱怨。隨後便是頻頻敬酒,哪怕到了酒宴要散席時,他們二人仍然不肯放下酒杯。

袁肅陪袁克定喝酒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讓袁克定顯得更加憂愁,隻有人到了徹底孤立無援的時候,才會對突然伸出來的援手萬分感恩戴德。他現在要做的便是如此。

對於新華宮來說,往年春節的安排一定會持續到元宵節過後,不過今年的春節的氣氛到了正月初三的時候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管漢口和長沙方麵是否還沉浸在過節的遐想之中,新華宮這邊必須盡快製訂更詳細的軍事行動方案。

於是在這天下午的時候,袁世凱召集軍事參議處、陸軍部眾幕僚,與段祺瑞進行詳細的會商。不管是談判還是軍事進攻,段祺瑞都認為目前應該集中兵力屯駐河南,堵截京漢線鐵路。如此便能起到進可攻退可守的效果。同時還能直接向漢口進行施壓。

有了一個方向便能開始討論細節。可這個方向最大的問題就是要盡快理清楚袁世凱麾下究竟還有多少能用的部隊,這些部隊必須保證百分之百“能用”,百分之百“忠誠可靠”。至於河南方麵,好在之前袁世凱便把張鎮芳安排了下去,如今有張鎮芳坐鎮開封,又兼顧有何豐林、張錫元兩路中央軍部隊,多少可以穩住河南的局麵。

何豐林、張錫元雖然不能十拿九穩的可靠,但一方麵此二人的軍費來源全部是由中央這邊直轄,另外一方麵省內還有張鎮芳照應,即便此二人真有什麼異心也不敢輕舉妄動。而等到中央這邊調派下去的部隊雲集河南時,何、張二人勢必更加不敢亂來了。

根據袁世凱在這段時間裏的清算,或許可以調動的部隊就隻剩下近畿的這幾路人馬,田文烈、雷震春、朱泮藻、陳文運、陸錦、唐天喜這些人,就連何宗蓮、張永成都不可靠,山東、察哈爾那邊都還是未知數。或許憑借段祺瑞出麵的威信,尚且能夠在山東那邊拉來一些援助,不過隻怕也是杯水車薪。

至於袁肅倒是有一定的作用,心眼裏多少不放心,可如今也是十分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