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劫獄(1 / 3)

地相,簡稱“堪”(堪,地突也。謂土之墳起者),也同“勘”,屬風水師中的一種。

袞衣,則指中國古時皇帝在舉行重大典禮時所穿的禮服,禮服之上繪製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等十二章紋。

而在中國異文化之中,地相並不同於風水師和陰陽先生,所謂“川西開棺、湘西趕屍、晉西地師”,其中的地師實際上所指的則是地相這一職業,而地相之中,被冠以“袞衣”二字的,則被認為是上可逆轉國家命脈,下可主導個人生死前途的佼佼者。

二十世紀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終於覆滅,民國建立,但中國依然處於封建勢力的統治和帝國主義的侵略下,中國並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強獨立。因此,割據一方的軍閥,都是打著救國的旗號進行戰爭,而民間各類組織和個人,也以如何救國作為主題,進行著激烈的思潮交鋒。

在此期間,因為歐洲靈學文化的影響,一批所謂的文明人士竟喊出了“異學救國”的口號。自此,原本並不被認可的“異文化”逐漸滲透上層社會,大批封建軍閥爭先拉攏收買地相,隻為逆天數、改生死。

異者的崛起,也終於讓那些神秘人士拂去曆史的塵埃,從黑暗中走出,而他們的目的,隻是為了借助亂世的力量,找尋那本被稱為天書的《陵簡》。

1925年,浙江舟山群島某小島。

二更的鑼鳴之後,三個黑衣人從海灘沿岸的礁石群中分別鑽出,為首者跳上一塊較高的礁石,蹲在那抬眼凝視著眼前那麵似乎聳入天際的懸崖峭壁,他不知道自己和其他兩個同伴能不能在四更前攀爬上去。

在這裏,四更時分太陽就會從海平麵升起,如果在那之前,他們三人還沒有爬上去,就會立即被磔獄的外圍巡邏隊發現,從而當場射殺,屍沉大海。

“伍師兄,為什麼那個狗日的孫三,要在這座無名小島上修黑獄呢?”落腳在礁石旁,個子最矮的男子沉聲問道。

他口中所稱的伍師兄,指的就是此時蹲在礁石上端,凝視著峭壁,四十歲上下,體魄精壯,江湖人稱吊腳樓的伍四合。

而剛才問話的這位,就是被稱為定風劍的一流殺手柳落渠。

伍四合扭頭看了一眼柳落渠,回答道:“這不是什麼無名小島,小島上的黑獄也不是孫三修建的,他沒那麼大的能耐,他是在南明時期魯王朱以海的抗清堡壘的基礎上加固而成的。”

柳落渠聽到“南明魯王”這四個字,隻得求助地看向身後那位模樣不過二十歲出頭,一臉寒氣,甚至有些發青的年輕人。

他叫唐安蜀,人稱拾臂羅漢。

唐安蜀卻假裝沒有看到柳落渠求助的模樣,雖然他行走江湖的時間並不長,根本比不上其他兩位,但他卻很清楚,無論是否置身於江湖中,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你什麼身邊站著的是什麼人,你都得給對方台階下,給足對方的麵子,否則因小事都可能釀成大禍。

“柳師叔,你看你這記性,前幾天咱們去聽書的時候,你還給我講過明末魯王監國的故事。”唐安蜀用這番話,還有微笑化解了柳落渠的尷尬。

聽書?他們在不久前還不認識,怎麼可能一起去聽書。

柳落渠知道唐安蜀這是在給他麵子,他略微一愣後,明白了唐安蜀的用意,隻得幹笑兩聲,連連稱是。

“我們得上崖了,必須在一個時辰內爬上去,因為磔獄裏邊的情況,我們還不是太清楚。”伍四合說完,跳下礁石,落定在柳落渠和唐安蜀跟前。

隨後,伍四合又道:“柳師弟,安蜀,記住,我們來磔獄的首要任務是救出魏啟明,其次是繪製磔獄的地圖,或者是回去之後,憑借我們三人的記憶,重新繪製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