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寒雨版的量子吐息(1 / 2)

釣鱔魚所需的技巧並不多,但尋找鱔魚洞卻是個關鍵。

一般上魚洞出現在河岸,泥土濕潤的地方或者在水線附近。

當然不是所有的洞都是鱔魚洞,需要仔細辨別洞口,如果洞口光滑濕潤,有細膩的沙土,有蠕動痕跡,那麼便是鱔魚洞,而洞口比較粗糙,泥沙一顆一顆的,那邊是蝦蟹的洞。

因為鱔魚是吐泥沙,而蝦蟹則是抱泥沙。

雖然釣鱔魚夜間最好,但是夜間也有一些帶紋身的“鱔魚”出動,所以在白天幹得頗為仔細一些。

此時,因為前下過雨的原因,河水還算較為清澈,麻雀姐在河邊尋找一番,很快便找到了一個碗口大小的鱔魚洞。

像這種鱔魚洞,釣出來的都是斤級以上的鱔魚。

麻雀姐便用魚鉤穿上蛆蟲,慢慢深入到鱔魚洞之中,然後在裏麵慢慢攪動。

然而,麻雀姐釣了半天的鱔魚,連換了好幾個洞,卻沒有任何反應。

反倒是蔡餘鯤這邊利用魚竿從河裏麵釣出了一條巴掌大小的鯰魚。

“麻雀姐,你看河裏竟然還有鯰魚,可惜了,鯰魚不能吃。”

蔡餘鯤原以為河裏麵的魚已經被火山灰毒死了,沒想到還能釣到魚,但可惜是鯰魚。

“鯰魚怎麼不能吃了?”麻雀姐很奇怪,難道是蔡餘鯤忌口?

“我聽說鯰魚特別髒。”

在他的概念中,鯰魚適應性強,不管是臭水溝還是下水道,都能夠生存,所以沒有人敢吃鯰魚。

“你說的是八須鯰魚吧,那種鯰魚什麼都吃,而且生存不挑環境,確實很髒,但在野外這種沒有汙染地地方,就算是八須鯰魚吃了也沒問題,更何況這還不是八須鯰魚。”

經過麻雀姐這麼一提醒,蔡餘鯤這才發現眼前地鯰魚竟然隻有兩根觸須。

在解決了蔡餘鯤的心理負擔之後,麻雀姐便開始思索為何鱔魚不上鉤。

思索半刻鍾之後,她覺得有可能是餌料問題,一般鱔魚比較喜歡腥臭的東西,讓蔡餘鯤選的蛆蟲氣味不夠大。

於是他又挖了一些蚯蚓,然後重新綁上釣鉤。

誰知剛把蚯蚓放入洞口,便感覺到裏麵有一股力量在拉釣鉤,麻雀姐心中一喜,隨即等裏麵的鱔魚吞了差不多之後,這才緩緩緩的將鱔魚給拉出來。

隻見一個鱔魚的頭慢慢被拉出來,而那頭上竟然還長了一個大肉瘤,一看就是年份久遠。

而隨著麻雀姐漸漸拉出來,一條足有一米來長,全身金黃帶赤紅的鱔魚被她牢牢的給抓住。

見到這鱔魚的尺寸,就連作為男人的蔡餘鯤都嚇得差點發出雞叫聲。

“麻雀姐,這這條黃鱔也太大了吧?”

“不錯,這條黃鱔太大了,已經不能吃了。”

麻雀姐看著眼前的大黃鱔,目測已經超過三斤,而民間有個說法,超過三斤的黃鱔體內有毒,不能吃。

“這是為何?”

蔡餘鯤不理解,好不容易抓到的黃鱔,怎麼就不能吃了?而他抓住的鯰魚卻可以吃。

隨即,麻雀姐耐心解釋。

“黃鱔常年生活在,陰暗潮濕的淤泥裏,體內自然會積累重金屬,像這種個頭大的黃鱔,不知活了多少年,體內的重金屬更是難以想象,人一旦吃了之後,很有可能因為重金屬含量超標導致中毒。”

“所以民間有個說法,就是超過三斤的黃鱔不能吃。”

說話間,麻雀姐就把那條體型龐大的黃鱔直接扔入河中,然後她又繼續尋找下一個洞口。

也許是蚯蚓的腥味濃重,接下來的時間裏,麻雀姐挑了一些洞口較小的鱔魚洞,倒也是釣出了兩條一斤多的鱔魚。

然而,就當她準備再釣第三隻的時候,再次聽見蔡餘鯤發出的驚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