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燃燒的火盆把遙遠東方的一個巨大的競技場照的如同白晝,十五個戰神祭祀站立在環繞著競技場的十五個高聳的神壇上,虔誠而又激昂的吟唱著戰歌。競技場的觀禮席散坐著比蒙各族的領袖們,他們各自聚集,涇渭分明,但是目光無不注視著競技場中的比賽。
競技場上,兩個戰士正在作著生死決鬥。他們的外貌雖有不同,但卻一樣的高大雄偉,一樣的充滿攝人心魂的威懾力。獸人其實並不像大陸上那些人族詆毀的那樣,是魔鬼的後代,全身長毛了如野獸一般濃密的毛發,相反,正常情況下,普通的獸人和人類看起來幾乎並沒有兩樣,除了他們眉心的族紋,一般人很難分辨他們是出自哪個種族。
不過此時場上的兩人雙雙進入了狂化狀態,露出了他們的本命形態。狂化這個技能的來源已不可考,據說是戰神對於比蒙不能使用魔法力量的補償。在狂化狀態下,獸人的生命力、防禦力、反應力以及身體力量都會大大增強,而身體的痛覺則會大大降低,並且還會激發獸人無盡的勇氣,可以說,每一個處於狂化狀態下的獸人都是一具人形兵器。
不過狂化這個技能並不是所有獸人都能掌握的,基本上一百個獸人中能有一個獸人掌握這項技能就不錯了,這和人類魔法師的誕生機率差不多,而且狂化的後遺症也非常嚴重,大多數比蒙戰士在狂化後都會徹底陷入瘋狂,直到耗光他們所有的體力而死,隻有少數比蒙都夠清醒過來,而實際上這種才是真正的狂化,前者隻不過是一個自殺式的攻擊技能。
而在狂化的時候,原本和人類外貌殊無二致的比蒙會露出很多種族特征,像現在場上的兩名比蒙武士,其中手持三棱獵魔槍的一名大漢,其黑白相間的汗毛長滿了大漢的臉膛,眼睛兩側的黑圈毛,就像兩塊鐵膽,把這張臉襯托得更加威嚴肅穆,正是獸人中彼爾族熊人的典型特征。
而另一個手持重劍、身穿亞麻擊劍短衣的獸人,其全身上下布滿了白色濃密的毛發,額頭上“王”字族紋份外明顯,赫然是比蒙王族中的泰戈族族虎人,而且還是泰格一族中最尊貴的白虎族人。
這些體貌特征讓兩名比蒙武士看起來就像兩頭充滿了狂野氣息的野獸,再加上狂化狀態下每一個比蒙都是向往殺戮,絕不會有憐憫、仁慈這樣的感情,因而也難怪大陸上的人類會把比蒙都妖魔化了。
戰鬥激烈的進行著,鮮血和汗水隨著武器的揮動而散落開來。他們一個招式勢大力沉,每一下都硬打硬架,氣勢雄渾,另一個則招勢冼煉、給人一種大巧不工的感覺。隻是戰鬥的場麵卻讓台下的各族首領有種說不出來的怪異感覺,彼爾族熊人在比蒙一族素來以力大無比著稱,但從力量上衡量,整個比蒙一族中恐怕唯有俄勒芬象人能與其相提媲美,而泰戈族虎人與萊茵族獅人並稱為比蒙兩大王族,幾乎每一任國王都出自這兩族,就是因為泰戈族掌握著比蒙六大秘典之首的《虎嘯八方鬥氣訣》,其在武學上的成就曆來在其他比蒙各族之上。
然而正因為如此,眼前的場麵才如此怪異,因為那采取力量招式進行猛攻的赫然是那白虎族人,而從容不迫,用各種巧勁化解對手進攻赫然是一向以力量著稱的彼爾族熊人。
戰鬥持續進行著,而那白虎族武士的表情也越來越急,汗水布滿了他身上白色的毛發,他的氣息也逐漸粗重起來,反觀他的對手,卻仍像開場時那樣平靜如水,即便經過狂化後也沒有從他臉上看到絲毫暴戾的神情。
看到這種情況,白虎戰士猛的一咬牙,丟掉手中的重劍,然後不知從哪裏變出一把暗紅色的雙手大劍來。這把劍的造型非常奇特,劍刃前窄後寬,越是靠近劍柄的一端越是寬闊,使得他看上去像個細長的等腰三角形狀,不過這個三角型劍刃的底線並非平直的,因為這柄劍根本沒有護手,在兩個底角位置,劍刃繼續向劍柄方向延伸,形成兩個誇張的倒勾;而這柄劍另一個造型奇異的地方就是,劍的劍柄誇張的長,整個劍柄的長度幾乎和劍刃的長度不相上下,本來劍刃的長度已經是非常驚人,再加上劍柄,使得這柄劍足足有一人多高。
而這柄劍通體透著一種毀滅的氣息,暗紅的顏色讓人不禁想起幹涸凝固的血液,劍身的魔紋則仿佛封印著無數的魔鬼,它們咆哮著,掙紮著,拚命掙脫身上的枷鎖,期望把災難和毀滅帶到這世上。這就是這柄劍給人的感覺!
隻是看了一眼,周圍看台上各族首領的氣息便開始變得不穩起來,眾首領連忙運氣壓製,弄的是手忙腳亂,卻依然有種血液凝固的感覺。至於白虎戰士,則更是誇張,自從他將這柄劍拿出來後,他周邊的空間就泛起一絲絲波紋,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了黑色的恐怖裂縫,凡是靠近這些裂縫的東西立刻化為一片虛無,那是世界本源法則引起的空間塌陷裂縫。
白虎戰士此時麵色嚴肅,聲音低沉地朝對麵的彼爾族熊人戰士道:“坦爾塞克,對不起了,王位對於我泰戈一族來說太過重要,這已經不完全是我的事情了,所以我不得不用它。以我的能力還無法完全控製它,我希望你能主動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