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七、女身曹相心(3 / 3)

李治苦笑一聲:“朕哪裏比得上漢武帝。”

中國曆史,唯漢唐值得李治尊敬。

武媚娘否認的搖搖頭:“臣妾隻是說像罷了,況且皇上的功績也不少了,畢竟皇上另辟蹊徑,讓我大唐蓬勃至今,如今四鄰安生,百姓安居,不都是皇上的功勞嗎,尤其是皇上對於經濟的改製,讓我中土大地迅速從戰爭的動亂之中回複著,隋唐一戰,十室九空,中原人口朔減,先皇貞觀二十三年,增加了四百萬餘,而皇上八年多,又增加了二百萬餘,且百姓生活比之貞觀時期,又富裕不少,尤其是這次皇上全力打擊土族階級,讓百姓手中的土地,又增加了不少吧。”

武媚娘說到這裏,微微有些心酸,語氣中自然不自覺的透露了出來。

“放心,朕並沒有趕盡殺絕。”李治不知怎麼的,似乎在安慰她似的,象征性的說了一句。

武媚娘夢囈般的道:“這臣妾自然是知道的,皇上眼光獨到,怎麼會看不出來他們的重要,在說臣妾和他們也沒有什麼關係,說起來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皇上與臣子將領們之間,多少還有些君臣之情,臣妾有什麼。”

武媚娘發覺自己有些失神,雙手整理了一下衣襟,順便收拾了一下心情,她不能容忍自己最後和別的失敗者一樣痛哭流涕,即使敗了,也要敗的堂堂正正。

“不過皇上對於鄰國的手段,未免過於剛硬。”

武媚娘突然站了起來,親手將窗子推開,看了看外麵翻滾雲墨的天空,微微有些皺眉。

“先皇定突厥互市之術,皇上可謂是發揚光大,而且似乎做的更好,可皇上暗地裏用的手段,似乎過多了。”

“這怎麼說?”

對於武媚娘知道這些,李治並不奇怪,深宮後院,有些秘密是藏不住的,武媚娘偶爾知道一些機密的事情,也屬正常。

“皇上的憂患意識很強,您的內心裏,將鄰國全部當成了敵人,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和哪個鄰國友好相處,卻不知,您這樣的心思,化作行動之後,就會將鄰國的視線全部都轉移到我大唐,皇上,您要知道,鄰國也是與哦鄰國的,他們周圍也有很多國家,如今皇上這樣動作,讓他們都看出了,大唐的威脅最大,豈不是要將大唐放在眾矢之的位置上嗎?”

哢嚓一個閃電落下,李治卻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隻不過他心中已經翻起滔天巨浪,武媚娘的話,一下子驚醒了美夢中的李治,讓他終於看到了,為什麼他這些年總在心煩,總在吃力的算計。

難道自己真的錯了?

李治捫心自問,自後世而來的李治自然知道,周圍的國家對大唐都有威脅,所以他剛開始,就把所有人都定義在了敵人身上,如今以武媚娘所說,他似乎看錯了。

當然,四周仍然是敵對國,但李治突然想明白了,他的策略出現了問題,誠如武媚娘所說,長此以往,眾矢之的,大唐是逃避不了了。

“媚娘,你說說,高句麗一戰,為什麼突厥土蕃都那麼老實呢?”

李治頭腦有些混亂,需要一個人幫他梳理一下。

“高句麗一戰,皇上如此輕鬆,實在是有多方麵的原因,其一,先皇打下來的基礎,這不必多說,其二,皇上的威猛之軍,其三,是皇上關心的重點。那個時候沒有國家趁火打劫,實在是因為皇上當時所出的兵數並不多的緣故,皇上當時肯定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高句麗出兵不過十萬有餘,按照以往的慣例,大唐至少還要有三十萬兵士在儲備之中,所以鄰國不敢稍動;當然,當時土蕃與大唐甚是有好,而突厥並沒有持續作戰的能力,若是趁火打劫,隻能得些小惠,卻惹怒了大唐,實為不智之舉。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大捷,皇上您認為呢?”

李治沉默了。

房間內的沉香已經燃盡,不知不覺中,兩個人談話已將近一個時辰,李治突然發覺,自己勝的,實屬僥幸。

當然,李治勝在先知先覺,而戰場上,先知者先勝。其實勝利並無僥幸之言。

“三十而立,皇上如今正是盛年,臣妾真是期望,若是在有三十年,我大唐會成個什麼樣子。”

李治長歎了一聲:“若是你一直是這麼想的,事情也就不會發展到如斯地步。”

武媚娘默然。

“有些事情,直到最後,人們才能理解,臣妾也是一樣,一直以來,臣妾都在心裏告訴自己,皇上很英明,但直到剛剛,我才明白,對於皇上的英明,我理解的始終太過膚淺。”

“你後悔嗎?”

兩個人又沉默了半晌,李治終於問了這麼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