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道理
“事實證明,他們凝聚起來,還是很有力量的。”
“淝水之戰,就是例子!”
康熙:淝水之戰,前秦輸了,那是因為苻堅後期太飄,再加上王猛去世。
李隆基:嗬嗬,承認謝玄強就這麼難嗎?
康熙:我沒說他不強啊
李隆基:……說到謝玄,不得不說到另一個東晉名臣,謝安。
“東晉時期,王家的地位可謂一時登頂,無可撼動,也就後來的謝家,可以勉強追上王家的榮光,但還是達不到巔峰時期的王家那種地位!”
曹操:謝安?前麵好像提到過這個人!
楊堅:曹賊記性不錯,未若柳絮因風起那個典故裏,就有丞相謝安。
曹操:我說怎麼耳熟。
劉秀:牛皮
楊堅:王導和謝安前後交替,輔佐東晉,都是當時赫赫有名之臣,但論對東晉的貢獻,恐怕王導這個開國功勳要略勝一籌!
趙匡胤: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士族再牛,還不是逐漸沒落了!”
朱棣:哈哈
“榜上的這位王導,還是位書法家呢。”
劉詢:前麵不是說有個書聖叫王羲之麼。
“王家人書法都這麼強?”
曹操:家族基因強大
李世民:確實
“王右軍yyds”
蘇辰:關於王導,還有個著名的典故呢。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嬴政:哦?
劉邦:有趣,快快講來。
蘇辰:當時,王導的從兄王敦不滿朝廷,起兵造反,王家一族受到牽連,王導嚇壞了,連忙拖家帶口跪在宮門,向皇帝請罪,有天,王導正好碰到好友周伯仁入宮,王導連忙向他懇求,讓周伯仁在陛下麵前替自己一家人求求情,但是周伯仁沒有理睬王導,徑直入宮而去。王導因此對周伯仁心生怨恨。
“後來,王敦進入建康城,向王導征求意見,關於周伯仁,到底是給他高官做,還是直接殺掉呢?王導默然不語,默許了王敦的做法,結果,王敦便一刀殺了周伯仁,一直到後來王敦之亂被平定後,王導這才發現了當初周伯仁向皇帝獻上的奏章,原來,周伯仁當初確實為了王導一家向皇帝求了情!”
“王導痛哭流涕,大歎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劉邦:……周伯仁是良友啊!
劉詢:確實
劉秀:可惜
楊堅:周顗,周伯仁,也算是東晉一代忠臣,清正廉潔。
嬴政:好故事!
“繼續!”
劉邦:下一位登榜者是誰?
楊堅:時間向前倒退,下一個名相,大概率是大漢的!
劉邦:哦?
劉徹:期待
劉秀:那麼,會是誰呢?
曹操:是曹某!
劉秀:??????
曹操:開個玩笑!
李世民:前麵蘇先生已經說過,曹操是主公,君主。故而登不得名相榜。
劉秀:那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