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掀起秦末起義大旗,天下雲集響應,時任沛縣功曹的蕭何,聯合曹參,樊噲,周勃等人,請劉邦入沛縣,揭竿而起,劉邦寫信給沛縣百姓,引起大家共鳴,百姓開城迎接劉邦入沛縣,眾人在縣衙舉行儀式,開誓師大會,並稱劉邦為“沛公”,在沛縣起義]
[公元前207年,劉邦一路殺去,蕭何坐鎮地方,負責軍隊的後勤供應,劉邦一路西進,大軍壓境鹹陽城,秦王子嬰開城投降,劉邦大軍攻入鹹陽,大家看到秦都的繁華,都是趁機搶奪財寶,連劉邦也沉浸其中,唯獨蕭何,不貪珠寶美女,他派人將丞相禦史府邸包圍,然後將裏麵關於秦朝的戶籍冊,書籍,法令文件,禮文,等等統統取走收藏,留作以後備用,這為大漢開國的政策製定奠定了基礎]
[韓信因為得不到項羽的重用,於是轉投劉邦,劉邦也沒有重用他,韓信心灰意冷,離開漢營,蕭何知道韓信是不可多得的帥才,於是月下追韓信,並且向劉邦保舉韓信,劉邦這才拜韓信為大將軍,果然,韓信日後為劉邦建功立業,可謂一代戰神,韓信軍事能力的大力發揮,和蕭何的慧眼識人是分不開的]
[楚漢之戰中,劉邦和韓信等人前線作戰,蕭何坐鎮後方,安撫百姓,供給糧草,頒布法令,穩定了後方,極大的保障的前線的糧草供給,好幾次劉邦陷入困境之時,都是蕭何後方的鞏固,給了劉邦一顆定心丸,楚漢戰爭後期,項羽因為連年征戰,陷入兵盡糧絕之境,而劉邦這邊,由於蕭何坐鎮後方,供給不斷,在糧草上占據了巨大的優勢,劉邦大軍越戰越勇,最終,垓下之戰,項羽兵敗自殺,劉邦勝利,蕭何功不可沒]
[大漢開國後,劉邦讚道: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吾不如蕭何,給予蕭何極高的評價,並且推至開國首功,位列眾卿之首,稱為開國第一侯,地位之高,無人可比]
[同時,蕭何也成為大漢國都長安城的設計者和規劃者,並且他製定了大量法規政令,推行無為而治,休養生息,輕搖賦稅,大漢帝國一片蒸蒸日上之勢]
[蕭何協助劉邦消滅了幾位異姓諸侯王,其中韓信之死,也留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
[蕭何功高至極,已封之最高,無可再高,而且蕭何的百姓緣極高,深得民心,這件事引起了劉邦的猜忌,於是蕭何采取了自毀名節的辦法,得罪百姓,以至於百姓紛紛向皇帝告狀,劉邦將蕭何下獄,後又釋放,經過這樣自汙名節的方法,蕭何失去許多民心,劉邦對蕭何的猜忌便逐漸消失了]
[劉邦駕崩後,蕭何又盡心輔佐惠帝劉盈,公元前193年,蕭何為漢室操勞終生,積勞成疾,最終一病不起,病逝於長安,漢惠帝給了其極高的評價和肯定]
……
蕭何的信息曝光完畢!
未央宮門口的劉邦和蕭何兩人,各有感觸。
劉邦看到榜上關於蕭何自毀名節的事情,頗為動容。
他心裏暗歎:這蕭何的政治智慧實在是太高了!
蕭何隻是默不作聲
君臣兩人相視一眼,再次會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