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金雀黑蟒鬥蒼穹,傣王孔宣訪易武(2 / 3)

過了三日,時值正午,傣王、王後、王子等與孔宣在曼聽花園用了午膳。忽見天空中狂風大作,直吹得園中的四棵菩提樹左搖右晃,八棵貝葉棕東倒西歪。眾人抬頭一看,隻見天空頓時刮來一道黑風,化作一道烏雲,籠罩了整座城。城中百姓個個都道不妙,請孔宣快快想想辦法。

孔宣見景,不慌不忙道:“大家切莫驚慌,亂了陣腳,今日這魔王自己來了,貧僧讓他來得去不得!”說罷,手持了一把降魔禪杖,咻地一聲直向天上黑雲奔去。接近烏雲,孔宣掄這禪杖照烏雲打了一番,那烏雲立即閃開。孔宣道:“哼!果然是妖魔降臨,還不快快現形投降!”那烏雲聽得此語,發出一陣笑聲,忽而化作了魔王本身,對孔宣道:“不知天高地厚,自尋死路!”說罷,便使出本領,拎著一根狼牙錘,朝孔宣劈來,孔宣何懼,掄起禪杖,擋住狼牙錘之攻勢。僧魔二人,在天空打得不可開交,地上的傣王、王後、王子、文武大臣、各族人民,盡皆仰頭觀之,脖頸僵硬了也不曾察覺,都在為孔宣擔心。

二人在蒼穹天空直打得昏天黑地,一會兒興風,一會兒弄雲,真是旗鼓相當,難分勝負。這時孔宣收了禪杖,化作金色大孔雀本尊,那雙翼,如垂天之雲,遮蓋了天上的太陽,陰影罩住了整座王城。此時,魔王與孔雀,猶如小草與大樹,相差甚巨。孔雀展開雙翅,飛向魔王,張開雙爪,正欲抓起小小的魔王,那魔王也非等閑之輩,即可化作一道黑風逃離了孔雀的神足。那黑風閃開後,即化作一條大黑蟒,張開血盆大口,向孔雀示威。此事蟒雀二人,皆形如巨獸,不分伯仲。原來,那黑蟒正是魔王的本尊!孔雀心想:自己是蛇的克星,當年莎底比丘中了蛇毒也是自己為其療毒拔苦的,今日這魔王既然是蛇類,降之尚不易乎?於是,張開了雀喙,欲將黑蟒一口吞之。

這次,孔雀大意了。此蟒蛇並非普通的蛇類,其修為堪與孔雀比肩。正當孔雀張開鳥喙,欲吸其入口時,黑蟒也張開了血口,欲將孔雀吞入腹中。雀蟒二人,都無法將對方打敗。你追我趕,你打我避,在天上鬥了許久,仍不見勝負。

地上諸人,見了蒼穹上如此激烈的打鬥,都看得出神,似乎也忘了孔雀在幫他們降魔。從正午直到太陽偏西,二人仍舊激戰正酣。孔雀這下忽然打開了尾屏,金光耀耀,射向黑蟒,也照的大地一片金黃。本想那黑蟒會懼怕此光,落荒而逃。沒想到此時這黑蟒不但沒有逃,還鎮定自若,隻見他張開血口,從口中升起一顆紫色明珠,珠光寶氣,使得大地又籠罩了一層紫色的靄氣。這紫色明珠,名紫靈珠,似有返照之能,抵擋了孔雀的鳳凰暈眩光,絲毫不能傷之。孔雀亦驚異,於是收了尾屏金光。那黑蟒亦將紫珠吞下肚中。這一刹那,孔雀拔下了身上的一根金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向那黑蟒,那黑蟒正吞那紫靈珠,未及閃避,中了孔雀的金羽。這金羽本是無毒之物,但能使人受到極大的痛楚,因此,孔雀不到萬不得已不使用這一招。而使用此招,己身拔毛,也會使自己遭受傷害。那黑蟒中了金羽,果疼痛異常,立時在空中打起滾來。孔雀現了人形,對黑蟒道:“此刻悔過,還來得及。如若不改,教你痛不欲生。”那黑蟒也忒有骨氣,即使疼痛難耐,卻也不屈,複化作一道黑風逃了。孔宣見其遁走,知窮寇莫追,於是降到地上來。

那地上諸人,都為孔宣捏一把汗,見其平安下來,個個懸著的心都放鬆了下來。但是仰天太久,心是放鬆了,然而有的人脖子僵硬難以恢複,全賴孔宣幫忙,才消除此痛苦。傣王這下命令下去,要為孔宣在曼聽花園設宴。

宴間,孔宣問傣王等人道:“啟稟大王,大家觀戰也看見了,那魔王本是一條大黑蟒,不知可知其來曆?”

傣王道:“果是異獸,卻不曾知其所來。”

孔宣問:“然則國中,無喲此類魔王之傳聞乎?”

傣王道:“孤不曾聞。”

“啟稟召片領”,席間忽有人回道,望之乃是阿卡人首領,對傣王與孔宣道。“臣地倒有此類傳說。”

孔宣聞言,忙問道:“何地,有何說法?”

阿卡人首領道:“臣曾聞說,城東有座慢撒山,上有一白蟒名易武,通人性,能化人形。但善而不害,常常暗中相助族民,未聞有此等傷民虐民之事。”

座中忽又有人站起,視之乃是香堂人首領資文頗,回複道:“確實如此,那白蟒便在我香堂人所居之境,聞常化美人出現,故當地傣民謂之易武,蓋‘美女蛇’之義也!”

孔宣聞言,點了點頭,道:“不知那美女蛇白蟒易武,與這黑蟒魔王可有甚麼關係?”

經孔宣這麼一說,大家似乎都有所悟。

孔宣複問道:“可有人知道那白蟒易武所在之處?”

香堂人首領回道:“有人曾說在見山中見過,卻不知真假。”

孔宣聽言,轉對傣王道:“大王,貧僧以為,這白蟒易武與黑蟒魔王必有關係,明日貧僧欲往那白蟒傳聞之處一探究竟,還望大王派人帶領貧僧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