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2 / 2)

我在這裏也順便賣弄一下自己的“博學”:

撿漏,就是根據收藏人的多年經驗和獨特的眼光,發現了別人不認識的藏品,發現了別人所不知道的藝術價值,並用遠低於市場的價格收入囊中。從而就有了真假漏、斷代漏、窯口漏、價格漏等。

真假漏:分明是真東西,對方拿不準;斷代漏:分明是明代或清代的東西,對方誤認為民國貨;窯口漏:分明是大窯口的東西,對方認為是偏窯小窯的東西,分明是官窯,對方認為可能是民窯仿;價格漏:分明值十萬的東西,對方要價才三四萬;等等

古玩這一行,隻要有人不懂就有“漏”,很多人就是因為撿漏而成了長青的大款富翁。

鑒寶師的那些事兒沉悶冗雜,不可一一道來耽誤諸君寶貴的時間,這裏隻撿緊要的說上幾句。

長青市古玩城寸土寸金,比香港的土地便宜不了多少,近處的樓盤春秋公寓小叔給我預定了一套,但尚未開盤,我無處可棲,小叔去找古玩城元老、創始人“九寶齋”老板楊九爺協商,楊九爺慷慨大方,大手一揮說:“既然是侄子來了,就去七龍塔住吧,哪裏幽靜,學習環境好,最適合年輕後生居住。”

九爺就是長青市江湖袍哥,名聲在外,一呼百應,和小叔也是多年的至交。

所謂“袍哥”,與重慶和四川地區的地理環境密不可分。名稱取自《詩經》中《秦風•無衣》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即有衣同穿、有飯同吃、有福同享、有禍同當的“哥弟。”

川渝地區有句出名的話:“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意思是袍哥們做事絕不拖泥帶水、而是幹脆利落,這也是袍哥們引以為傲的特征。

九爺作為東北人,就是江湖義氣在長青民間頗受推崇,歡迎程度超過“袍哥。”

七龍塔獨居是我首次接觸邙山波詭雲譎的那些事兒,這第一個讓我驚悚的事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叫魂。”

七龍塔是楊九爺創建古玩城的時候,在邙山附近的山丘建的一座樓閣式寶塔型建築,隻有七層,按佛教的稱呼,叫做“七級浮屠”,現在已經是長青市的地標性建築,長青市的旅遊圖上都有七龍塔的背影,不過建成多年了,為了保護它,已經不對外開放了,隻留下一個年長的老媼負責平日的衛生和維護。七龍塔就在小山頂,隻是有一條盤山的公路,離長青市古玩城隻有十幾分鍾的車程,來去十分方便,我和小叔去看房的時候,姓何的老媼已經打掃好房間等我們了,老媼年歲不小了,骨瘦如柴,腰身佝僂著,眼窩深陷,不過穿著倒還幹淨,走起路來也很麻利。小叔說:“這個老何一個人在這裏多年了,沒兒沒女,九爺看她可憐,讓她在這裏看護著這座塔樓,這個人很愛整潔,就是有些神經兮兮,經常自言自語,你不要管她,該幹啥幹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