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辰:@趙匡胤,下一個提名的,就是你大宋臣子。
趙匡胤:……
嬴政:僅有的十個提名名額,如此珍貴,宋朝竟然都能提名一位,有點厲害。
趙匡胤:……
朱棣:政哥這話說的,宋朝崇文抑武。
“武將可能冒尖的不多。”
“但文臣冒尖的還是很多滴。”
嬴政:那麼,這位提名的大宋名相,會是誰呢?
劉邦:期待!
李世民:期待
蘇辰:馬上揭曉!
……畫麵閃動:
畫麵中的名相,主張推行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
大殿內,皇帝高坐龍陛。
殿內的兩派,爭論不休。
變法派中的一位代表大臣,赫然出班,拱手道:“啟稟陛下,眼下,朝廷積貧積弱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北國居心叵測,而今,朝廷內憂外患,唯有變法改革,方能解決眼前的弊端。”
此刻,守舊派代表立刻給予了猛烈的抨擊,他拱手道:“陛下萬萬不可啊,祖宗之法不可變通,倘若貿然改革,恐怕會引起天下動蕩不安,臣以為,陛下應該遵守舊製,如此,可保天下太平啊。”
兩派爭得麵紅耳赤。
……看著畫麵上的場景,萬朝上許多人已經猜到了這君臣的身份。
毫無疑問,從穿著官服和他們的對話來看,那皇帝,便是宋神宗,那主張變法的臣子,正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反對派,毫無疑問便是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
畫麵繼續播放:
宋神宗抬手道:“諸位不必爭吵,朕意已決。”
“我大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朕有意要讓我大宋國富民強!”
“王安石聽令!”
聞言,王安石拱手道:“臣在!”
宋神宗道:“擢升卿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變法改革,卿上疏的主張,朕都已過目,王愛卿,你就放開手去幹吧,朕期待著大宋麵貌一新的那一天!”
聽到皇帝這樣說,王安石內心按耐不住的激動,他欣然接旨。
於是,便開啟了他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運動。
……蘇辰的聲音響起:
“王安石!”
“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思想家。”
“少年時他便聰穎出奇,下筆成文,能寫一手好文章。”
“慶曆二年,王安石任知縣,興辦學校,興修水利,得到當地一致好評,初展才華。”
“幾年後,他升至常州知州,政績斐然,聲名大噪。”
“嘉祐三年,王安石在認真的分析了宋朝積貧積弱以及三冗問題的弊端,他覺得,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變法改革。”
“王安石給宋仁宗呈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表達自己主張變法的意圖,然而,宋仁宗並沒有采納王安石的主張。”
“之後的幾年裏,王安石借用各種理由拒絕入朝為官!”
“直到宋神宗繼位,宋神宗聽聞王安石大名,慕名已久,於是召他入朝做官,熙寧元年,王安石向宋神宗表示,大宋麵臨遼,西夏的侵擾,內憂外患,因此必須變法圖強,宋神宗立誌要改變大宋麵貌,君臣兩人一拍即合!”
“熙寧三年,王安石開啟了轟轟烈烈的變法,財政上,推行均輸法、青苗法等新法,軍事上推行置將法、保甲法、等新法,科舉上,改革科舉,實行三舍法。等等一係列的新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