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寫給父母(1 / 1)

隨著時間的推移,親愛的寶貝越長越大,他們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好奇心越來越強,動手能力也越來越強……做父母的也終於喘了一口氣。可你想沒想到,寶寶各種能力的提高,也同樣意味著他們遭遇危險的概率大大增加。

沒有比安全問題更讓父母擔心的了,特別是接連發生的兒童人身傷亡事故更讓我們措手不及。每個幼小的生命都需要我們的精心嗬護,身為父母,我們必須思考如何保護我們的寶貝。然而事實上,就算我們的保護措施再完備,也不能完全防備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所以,教給我們的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就成為我們早期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為此,我們編寫了這套《兒童安全好兒歌》,內容包含與孩子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居家安全、出行安全、遊戲安全和安全自救四個方麵。我們將安全自救常識融合在朗朗上口的兒歌當中,讓孩子在背誦兒歌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如何防範危險的發生,在危險和傷害發生之後如何自救和互救;家長和老師也能在教授孩子安全常識的同時,增強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安全保護能力。

社會大家園,有光明,有黑暗,有平安,有危險。讓孩子快樂成長、健康成長,安全教育不可忽視。爸爸媽媽是孩子的保護神,也是孩子成長的陽光雨露。希望我們的“安全兒歌”能為您孩子的安全教育提供很好的幫助。

家長安全教育指導

我們周圍的很多事物,如開水、煤氣、電等等,很平常卻也很危險。對於好奇心十足但反應、防範能力不足的孩子來說,更有可能造成嚴重傷害。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懂得安全知識,從生活細節處進行安全教育。孩子還不能辨別事物的危險性,家長應該先熟悉相關的知識,並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安全知識的灌輸。

家長要以身作則,反複教育。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深刻的影響,所以在平常的行為裏,我們應該做好榜樣,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安全知識教育。

教育孩子不受傷,也不要傷害別人。孩子的判斷能力還不強,往往不知道什麼情況是危險,容易傷己傷人。家長要提醒孩子玩遊戲時要注意的安全問題,防止事故發生。

做遊戲,練習孩子自我保護的技能。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事故現場”的“演習”,用生動形象的方法進行教育,讓孩子學會自救、互救等技能。

教孩子學唱安全兒歌或童謠。朗朗上口的兒歌或童謠孩子都比較喜歡,用這種方法能讓孩子比較容易記住安全知識,最好配合情景教育,使孩子能夠深刻領會到文字裏的意思,記牢安全知識。

教師安全教育指導

教師除了要具備家長所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識以及教育方法外,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孩子的“安全配備”,而且要做得更具體更細致。

讓孩子牢記父母的姓名、家庭和學校或幼兒園的地址及電話;牢記匪警、火警、交通事故急救等重要電話號碼;讓孩子知道附近的派出所(報警點)的具體位置,以備孩子發生緊急情況時得到救助。最好能把以上內容做成卡片形式,便於孩子查閱。

讓孩子學會麵對陌生人和自我救助的方法,是孩子獲得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學校或幼兒園裏,教師可以用故事、遊戲等形式,教導孩子學會應對陌生人,不給陌生人開門。同時告誡孩子不要隨便獨自出門,以免走失。如果走失,要沉著不慌張,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應就近找警察叔叔尋求幫助。教孩子遇到緊急情況時,學會大聲呼救。遇到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時,教孩子簡單的自護辦法,不要亂跑,等待救援。

讓孩子懂得簡單的減輕傷害的方法。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不需要過早地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平時對孩子采取過度保護的態度,這就容易造成孩子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一遇到事情就找爸爸媽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教師應教給孩子簡單的應對意外傷害的方法,如遇到腳踝扭傷、被開水燙了等情況時,應怎樣處理、減輕傷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