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遊仙山訪友忘返(1 / 3)

玉帝來到靈山腳下,下了天馬,見他身穿天蠶絲緊身白服,腰係鑲綴八色寶石金絲帶,腳履龍鱗踏雲靴,手握至尊玉如意,身材魁梧,氣宇軒昂,一派帝王風範。飛禽走獸望而遠遁,地仙妖魔俯首而拜。

玉帝出遊,沒戴皇冠,隻一根龍筋束發,更顯得飄逸高遠。他抬頭看那靈山之上,滿眼青綠,雲搖風輕,高處有一處光芒萬丈,霞靄氤氳,想那就是如來的雷音寶刹所在,遠處看去倒是依山傍雲,隱在天地之間,好不靜謐莊嚴。殊不知靈山上的樓台寶殿均非人力所致,都是那些地靈樹精聽得如來佛法,參悟玄機,修成正果,為感激佛祖的功德,樹精自願斫枝去葉,削身為梁,地靈開岩毀骨,積軀壘屋得以供奉佛祖。

玉帝心想,我既然是來拜訪如來,並不帶個隨從,雖然心中有些怨氣,到了靈山腳下,也隻好下馬徒步上山,否則倒顯得我不懂禮數,讓如來多了口舌。玉帝又環顧四周,不見一個接引使者,心中又嘀咕起來——聽說往常山下都有玉真觀金頂大仙或是接引佛接待往來賓客,今天卻連個道童都不見了?想是如來散漫,手下佛徒羅漢都渙散了。靈山雖然崔巍,可歎無人打理,顯得冷清無趣,哪比得上我天宮仙闕熱鬧壯觀。我悄然徒步走上他雷音寺裏,也不通報,一來可觀他仙境有何妙處,二來也讓如來禮數不周,看他如何對我?

玉帝讓天馬在靈山腳下歇息,自己信步走在靈山小徑上。一路走來,滿眼的仙樹奇葩,輕聞異香濃鬱,仙鶴孤鳴,靈猿起落,好一片自然美景,不由心情漸漸舒展開來,心頭的那些個怨氣也漸次消得無影無蹤,怡然快樂留戀漫步而行。

話說金頂大仙在玉帝還沒落下靈山的時候就已經看見雲層中的玉帝,心中不免驚悚,心想玉帝單身駕臨,可算是萬古以來頭一次,卻不知為何而來?自己輩微職小,怎麼可以接玉帝大駕?還是去稟報如來為好,免得佛祖怪罪與我禮數不周,於是忙念動咒語,一閃身來到雷音寺裏,對佛祖打了個稽首,然後稟報,“佛祖,玉帝隻身而來,已經在靈山腳下。小仙不敢貿然接引,故來通報,請佛祖示下。”

坐下弟子佛陀聽了,無不動容。

佛祖正端坐蓮花台上,與坐下弟子講授“涅盤大法”,聽金頂大仙來報,微微一笑,開了金口說,“我已經知道玉帝的來意。想我這些年來淨心意懶,少有走動,回絕了他數次邀請。前幾日太白金星來請,我也婉言謝絕了。想是玉帝怪我不敬他,所以興師問罪而來,他單身一騎前來,也是要看我如何對他,好多些口舌而已。”

旁邊觀音大士開口說道,“玉帝也是個修行頗高的神仙,如何能有這樣的心思?”

佛祖說道,“玉帝修行,多是苦體曆練,持齋禁欲,卻忘了修心,得三藐三菩提心。佛道殊途,卻歸於一,這次玉帝前來靈山也是他的造化,補上這一課方成圓滿。”

又吩咐屬下大弟子旃檀功德佛的金蟬子說,“想當年你在凡間修行,得唐王敕命到我處取經,路上經曆諸多磨難,多有玉帝幫助化解,也算是個故人了,你去迎迎他,多表感激之情。”金蟬子領命便行。旁邊閃出戰鬥勝佛孫悟空,拉著金蟬子的手對如來作禮,說,“我和玉帝才是真正的故人,多年不見了,還是讓我同師傅一起去迎迎才好,表表我想念的意思。”

佛祖咧嘴罵他,“你這不知道禮數的猴子,做了佛還這般的頑皮,想你當年毀蟠桃院,鬧天宮時節,不知道惱了多少仙家?你倒是厚著臉皮稱故人,別人心裏可不如你這般沒芥蒂的,多是怕了你的棒子厲害。玉帝心高氣傲的,看到你還不窩火?你倒乖巧,怕是又惦記上玉帝的蟠桃來,動了饞蟲了不是?”

悟空嗬嗬笑著說,“佛祖可是錯怪了我,想我本是妖猴,今日成了佛,已經是大大的造化了,怎麼會貪戀仙家的桃子?真是想敘敘舊來著。玉帝不把我當成故人,那是他的見識,而我老孫卻不和他生氣。”

佛祖說,“敘舊那是以後的事情,怕玉帝這次來沒有敘舊的道理。我都要謹慎對待。悟空退下,玉帝來的時候,你不可現身壞我大事。”

悟空搖頭連說,“沒趣沒趣,這般還不如許老孫的假,讓我回花果山看看,也不擾了佛祖與玉帝的雅會。”

佛祖點頭許可,樂得孫猴子歡呼跳躍,謝了如來,就要起身去收拾行李回花果山。佛祖叫住,又吩咐說,“你回花果山去,順路到冥府看看,拜會一下十殿閻羅,特別留意五殿的包閻羅,有什麼狀況回來稟報與我,不得有誤。切記不要說是我的意思,隻是你去會會舊朋友就是了。”

孫悟空說,“我與包閻羅倒是有些交情,隻是有上千年沒有來往了。我突然去他那裏,怕他不起疑心?”

佛祖說道,“你去便是,羅嗦什麼。想你機靈透頂的猴子,還找不到理由來搪塞於他嗎?”

悟空心有疑惑,卻不敢多嘴,怕自己多嘴搞得回花果山的事情就要泡湯,就按著如來的意思做就行了。孫猴子忙到住所收拾了些仙果仙肴,要帶給重子重孫們吃吃,然後騰雲駕霧往花果山而去。

玉帝正在靈山仙徑上流連漫步,樂而忘憂,自歎這樣的自然美景與天宮迥然不同,不可相提並論,而自己動了排比念頭,又有興師問罪的想法,不覺有些後悔,心下踟躇起來,動了返回之意。

玉帝輕歎,自言自語道,“王母說的對,玉帝是個清靜慣了的,連這裏的一草一木都那樣的清淨閑淡。看來我是錯怪他了。”

迎麵走來旃檀功德佛,玉帝卻不認得,正自揣度。金蟬子近前雙手合十作禮,畢恭畢敬的很是得體。玉帝見他仙步俊朗,體格優雅,舉止端莊,心下也很歡喜,心想他應該是佛祖駕前的得意尊者,隻是不知道他的來曆,便微微還了禮,問,“敢問尊者是哪位?我以前怎麼沒見過?”

金蟬子又一稽首,說道,“我是如來座下弟子,金蟬子是也,奉如來命特來迎請玉帝,並致謝當年取經路上,玉帝襄助之情。”玉帝恍然大悟,拉著金蟬子的手,說,“想是唐王禦弟,如來座下大弟子的金蟬子!以前早有耳聞,恨無緣一見,今天靈山相遇真是歡喜。”各自又敘了相慕之情。玉帝又左右相顧,麵有疑惑。金蟬子成了佛,通曉心機,便知了玉帝心事,笑著說,“玉帝是想見見我的徒弟孫悟空吧?他已奉如來法旨辦事情去了,不在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