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本書的武道劃分,因為第一次下筆,終歸有些眼高手低,所以不得不多考慮一些。
書裏提到的六重境武道劃分還隻是前期的一些大體的框架,先在此陳列一下:
武道分先天與後天,共有九重,後天五重修自身,先天四重修大道。
後天分為五重境界,一重感氣強身,二重運氣凝神,三重聚氣遊龍,四重凝氣破法,五重散氣無物。此時武道招數多是以自身內勁發動,因所修功法,屬性不同,防禦、攻擊、醫治、迷幻、腐蝕、碎神等等。
後天可以說是打基礎的過程,一重強過一重,每兩重為一瓶頸,需累積內勁,心與身合,才能登入更高一重。
一重感氣強身,感受自身氣脈,感受自身內勁氣力運行,能夠達到強健肉身,氣力大增的功效,若是在此境界壓製己身,多加鑽研,有極小幾率突破此境界桎梏,肉身蛻變。
二重運氣凝神,能夠初步控製自身內勁在氣脈的運行,也是錘煉自身氣脈承受力的過程,是修行者自身內勁深厚的基礎。此境界也是開始打通自身氣脈竅穴的過程,共一百零八道,每打通一道,便能夠內視此處附近經脈,一百零八道皆通,便可凝聚心魂,初步溝通天地,而能在二重境打通者,寥寥無幾。
三重聚氣遊龍,氣脈中內勁快速運轉,能夠聚集自身內勁,附於四肢或軀幹,達到增強局部攻擊力與防禦的效果,此時內勁外放,憑自身屬性,呈現不同色彩,但隻能繞身附近。
四重凝氣破法,氣脈中內勁能夠通過竅穴,凝於身外,成攻擊或防禦之器物,遠近皆可。此時內勁凝成物,虛實不一,視個人修為而定。此時也是心魂凝物的階段,稱之為靈媒,是己身溝通天地靈氣的媒介,以此來修行自身的大勢。心魂越是凝實,溝通自然,領悟的大勢越多,打破桎梏者,多種勢結合,風姿卓越。
五重散氣無物,此境界,已經有脫離武學的勢頭,招式與武器,僅僅隻是釋放自身內勁的途徑。此境界需要沉澱自身內勁,凝氣化液,初步開始溝通大道,在所悟出的大勢的基礎上,接觸道之境界。當領悟一種道時,自身內勁開始轉化成靈氣,越是凝實的內勁,轉化完成後,修為越是深厚。
當內勁開始轉化靈氣之時,稱之為虛境,修為不定。
當完全轉化後,稱之為先天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