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鐵匠鋪後,蘇易拉上薑先生,找到了老村長。
對老村長說了二人在劈地珠內建成“另一個雪村”的事,三人進入劈地珠,看著麵前幾乎一模一樣的村子。
蘇易向老村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帶著村人一起走。
仔細觀察了珠內的雪村後,老村長說道:“易娃子,這裏好像缺了很多東西,不太對勁,我感覺有點不適。”
“村長爺爺,等我去了外麵,找個安全的地方,就把大家放出來,不在這裏長住。”蘇易勸說道。
老村長思慮片刻,說道:“易娃子,我們還是留在雪村吧,住習慣了,你不是說了嘛,村子現在很安全,你不用太擔心。”
“小子,這裏規則不全,靈氣全無,目前最好別住人。”
蘇易正要再勸,道爺的聲音傳來。
“那好吧,村長爺爺!”
自從告訴村人自己要離開的事情後,蘇易一直待在村裏,教村人修煉,看孩子們讀書,陪母親聊天……
期間,他將《天玄經》(醒脈篇)、《天玄九劍》以及“靈氣強體”的法門傳授給了老村長和母親,算是給村人留下了後續的修煉功法。
在征得道爺同意後,將《縱地步》也傳給了二人。
至於《虛空經》,道爺堅決不同意,按道爺的話說:“一則道不可輕傳,有你一個歪瓜裂棗就行了,二則你小子一個人瞎折騰就夠了,莫要帶壞了他人。”
數日後,“大胡子”拿著一柄烏青色長劍,連帶一個精致的劍鞘,交給蘇易。
蘇易拔出長劍,仔細端詳起來。
長劍的尺寸、造型與“雪鋒”一模一樣,隻是重了許多,估摸著約有一百多斤。
大胡子憨笑:“易娃子,起個名字吧!”
蘇易不假思索道:“還叫雪鋒。”
中秋之夜,“育兒院”的院子裏,篝火又一次被燃起,村人們圍坐在一起,麵前的木桌上,擺著果類、內類等各類吃食和雷掌櫃新釀的美酒。
最中間的桌子上,擺了一個大大的月餅。
村人們吃著美味的食物,端著酒碗開懷暢飲,這個中秋節,大家過得雖然也很開心,但卻夾雜了一絲淡淡的離愁。
蘇易被大夥格外“照顧”,喝了很多酒,有些醉了。
臨了時,他找到薑玉書,拿出那把精鋼打造的“雪鋒”劍,遞給女孩。
輕輕撫摸著女孩的披肩長發,他說道:“玉書妹子,這劍是哥用過的,現在給你,好好修煉!”
薑玉書一雙會說話一般的眸子明亮如星,目不轉睛看著蘇易,嘴角微動,欲說還休。
片刻後,她拿出一個桃紅色的劍穗,遞給蘇易。
蘇易伸手摸了摸少女的額頭,接過劍穗。
女孩拿上劍,眼中有水霧泛起,她抿了抿嘴,轉身,離去。
蘇易沒有發現的是,剛剛轉過身的少女臉上,有兩行清淚無聲滑落。
……
翌日一早,村口。
易茹站將一個包袱交給麵前的蘇易,包袱裏麵,是兩套粗麻布衣,她輕撫少年的臉頰,淚眼朦朧說道:“易兒,照顧好自己……”
薑先生來到蘇易身前,將一本書塞給少年,“小子,這是我壓箱底的一本書了,好生保管,時常翻翻……”
蘇易接過書,看了一眼,書名:《易》。
雷掌櫃抱著兩個壇子,交給了蘇易,“易娃子,一壇‘雪杏’,一壇‘雪桃’,都是大叔新釀的,帶著路上喝……”
薑玉書上前,輕語道:“易哥哥,多多保重!”
……
日上三竿,蘇易給母親、老村長等人深深鞠躬,而後對著眾人微微一笑,轉身上路。
身後,看著少年的背影漸行漸遠,村人們佇立在村口,久久不曾離去。
“易兒,早點回來……”
“易娃子,誰要欺負你,就剁了他……”
“小易啊,打不過就早點跑,生活不光是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
“易哥哥,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