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一張石板桌子四周,坐著三個人。兩男一女。中年男人戴著一副黑框眼鏡,一身青布長衫,用右拳支著下巴,盯著桌上的油燈默默出神。他的左手一側,是個年過半百的男人,低著頭抽著旱煙,燈光照著他黝黑的額頭上,額頭下麵,是一張滄桑的臉,皺紋如溝壑。緊挨著中年男人的右側,是一位中年女人,目光焦慮,眼角透著淚光。

中年男人把目光投向抽煙的男人,說,大哥,外麵好像打完了。

老年男人側耳聽了聽,嗯了一聲

女人插話說,該打完了,這多少天啦!頓了頓又說,不知道打得怎麼樣了。

中年男人回頭看她,說,八成守不住。

女人一聽他的話,嗚咽道,不知道冬兒和秋兒到底怎麼樣了?說著淚噴湧而出,竟哭出了聲來。

老年男人歎了口氣。

中年男人焦躁的站起身來,在屋裏來回度步。

女人抽泣說,我更擔心的是秋兒,她一個女孩子。哭得更厲害了。

中年男人有些不耐煩,大聲嗬斥她,哭有屁用!都怪你從小太寵她了,我叫她隨我們到大哥這裏躲一躲,她偏不聽,說戰爭爆發,她們醫院的傷病員一定不少。

女人根本沒有聽他講話,思維我行我素,繼續道,還有冬兒,他是要參戰的……

老年男人抬起頭說,思冬還好,他畢竟是營長了。

中年男人打斷他的話,說,我更擔心的就是冬兒,營長又不是什麼大官,必須親臨戰場一線的!

長時間的沉默。

老年男人立起身,似乎下定了一個什麼決心,對中年男人說,懷齊,槍炮都停了,仗恐怕打完了,我們還是出去看看吧,這一帶我熟。

中年男人叫曲懷齊,是南京城裏育群中學的國文老師,女人叫柳蘭,是南京城夫子廟大華百貨店的售貨員,他們是夫妻。在在半月前,國民南京政府下令撤退期間,所有中小學就已停課。他和妻子商議了一下,覺得南京城並不安全,於是決定躲到大哥曲懷遠在紫金山東麓的這處偏僻的山坳裏。

曲懷奇夫妻是11月28日來此的。臨行前,他們分別去找過兒子思冬和女兒思秋。兒子曲思冬是國民政府南京城防司令部的少校營長,女兒曲思秋是應天教會醫院的一名醫生。兒子沒見到,打了幾次電話也沒能說上話。女兒推說醫院在開戰期間將會忙得不可開交,拒絕跟他們前往避難。

大哥曲懷遠長懷齊八歲,原本也在南京城裏生活,十年前妻子意外死亡,他就離開了城市,在此處安置了一個簡易的家,並在數百米的北山坡開辟了一塊荒地,種些糧食和蔬菜,捕些飛禽和小獸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