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的芭蕾舞台上,安娜·巴甫洛娃以其純潔、高貴的“天鵝”形象獨占一隅,展示了一片純潔、安寧的聖地。在這一時代,另有一位同樣著名的芭蕾巨星也自創一派風景,他就是享有“空中火焰”美譽的互斯拉夫·尼金斯基。他以自己高超的空中動作抓住了無數觀眾的心。
尼金斯基的空中動作可以說無與倫比。他可以隨時起跳,軀體直立著一次躍入空中,兩腿前後交叉八次、十次對他來說不費吹灰之力,充分展示了男性的陽剛之美。
尼金斯基於1890年2月28日在俄羅斯的烏克蘭境內的小城基輔出生。這是一個舞蹈世家。父親福馬·尼金斯基是華沙國家芭蕾舞團傑出的性格舞演員,母親艾麗奧諾拉·貝蕾也是芭蕾演員,而且他的祖父母以及以上幾代也都是舞蹈藝術家。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注定要出現偉大的天才。果然,從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尼金斯基家族出現了兩位偉大的芭蕾大師:瓦斯拉夫·尼金斯基與其姐姐布羅尼斯拉瓦·尼金斯卡。
尼金斯基在波蘭首都華沙度過了平淡的童年。後來,父母把他送進彼得堡帝國芭蕾舞學校。在學校裏,小尼金斯基如魚得水,很快在學校中嶄露頭角。於是,學校中的芭蕾大師們更加悉心教導他。
1908年,尼金斯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立即被當時的芭蕾女明星切辛斯卡婭看中,邀請他做了男舞伴。
由於尼金斯基天才的跳躍與旋轉,許多名家都邀請他做舞伴。例如,他曾先後為安娜·巴甫洛娃以及卡爾薩文娜等大明星做過舞伴。
不久,尼金斯基被邀請作俄羅斯芭蕾舞團的男主演。1909年5月,這個由“現代芭蕾之父”稱譽的編導家福金,以及著名芭蕾女演員巴甫洛娃與卡爾薩文娜以及我們的尼金斯基組成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在巴黎首戰大捷。因為尼金斯基的出色表演,他成為最得寵愛的孩子。從巴黎回來之後,俄羅斯芭蕾舞團的領導者佳吉列夫更為讚賞尼金斯基。於是,他有了一個以尼金斯基為首的芭蕾舞團的宏偉藍圖。
1911年,尼金斯基在與卡爾薩文娜合作浪漫芭蕾悲劇名篇《吉賽爾》時,由於忘了在緊身褲上套上一條遮羞的短褲,被當時正在包廂中的杜瓦格爾皇後斥為大逆不道的醜行,瑪林斯基劇院讓他反省。尼金斯基隨即辭職,卻遂了佳吉列夫的心。
由於尼金斯基的俄羅斯芭蕾舞團聲勢大增,福金為尼金斯基編寫了《玫瑰花魂》與《彼得魯什卡》兩部名作,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玫瑰花魂》講述了一個美好夏夜的故事。一位妙齡少女手裏握著一枝鮮紅的玫瑰在一所窗戶大開的房子裏甜甜地睡著。忽然,那朵玫瑰滑落到地上,這時,玫瑰花魂從閃爍的星空出現,他輕輕飛入窗戶,在那裏輕盈地舞著,如同那凋落的玫瑰花瓣在風中飄動,偶爾才與地麵接觸。接著,玫瑰花魂飄向了沉睡中的少女,用甜美的香氣喚醒她與自己共舞。正當兩人舞興盎然之時,玫瑰花魂突然惆悵地停止了舞動,用嘴唇輕吻過少女的前額,便消失在閃爍的星空中,隻留下那可愛的少女在似夢非夢的愛情回憶中徘徊,沉醉。
這個芭蕾舞劇於1911年4月19日在蒙特卡羅首演。由尼金斯基與卡爾薩文娜這兩位巨星聯手演出,使得劇情更富表現力。幾個月之後,在巴黎又演出了另一部《彼得魯什卡》,著力展示了尼金斯基非凡的演技。
1912年5月29日,由尼金斯基編導的《牧神的午後》在巴黎首演。這是他編寫的第一個劇本。
一座綠草覆蓋的小山,一潭被綠樹環繞的碧綠的湖水。半人半羊的牧神正在樹旁沉睡。他內心充滿了青春的騷動與幻想。在這個烈日炎炎的午後時分,一群亭亭玉立的仙女向湖邊走來,正準備在清澈的湖水中洗去夏日的憂傷。牧神按捺不住本能的衝動,他迅速向美麗的仙女們跑去,這半人半羊的怪物把仙女們驚得四處逃散,慌亂中,有位仙女遺落了一條披巾,牧神欣喜地拾起,把她當作了夢中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