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東南部的泰晤士河河畔,坐落著一座曆史悠久的古老港城,它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的首都——倫敦。它距泰晤士入口處88公裏,海輪進出方便,故為英國最大河港,又是最大海港,也是英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倫敦由倫敦城(老城,一譯“西蒂”)和32個市區組成,麵積1065平方公裏,人口712萬(2003年)。其中,“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即一般所指的“市區”;內倫敦以外的23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即相當於一般城市的“郊區”。“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三部分,又合稱為“大倫敦”。倫敦在秋冬季節,常有霧氣出現,過去與工廠的煤煙混在一起,煙霧騰騰不易散去,故倫敦曾有一個不太雅觀的別稱——“霧都”。近40年來倫敦環境經過整治,“霧都”已有很大改觀。

倫敦城是大倫敦的發祥地,它是英國經濟、金融壟斷資本的大本營,也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之一。在這塊彈丸之地,集中有英國各大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總部,雲集了來自世界各國的銀行總部,被稱為“銀行中的銀行”。股票、黃金、鑽石、外彙和各種主要商品的交易所也都設在這裏。市中心一座沒有窗戶的堡壘,即為“銀行之王”的英格蘭銀行。如同眾星拱月一般,100多家本國銀行,400多家外國金融機構,環繞在它的周圍。

初到倫敦的人,一般總想先去看一下當代的王宮——白金漢宮。白金漢宮初建於1703年,是白金漢公爵和諾曼底公爵及約翰·謝菲爾德在這裏建造的一座公館,取名為白金漢宮。白金漢宮是英王的王宮,正門朝東北,除南麵是繁華的商業區外,周圍有聖·詹姆斯公園、格林公園和海德公園。這裏綠蔭環繞,環境幽雅,景致如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召見首相和大臣們,接見和宴請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外交使節、遞交國書等都在宮內舉行;重要的外國貴賓來英國訪問,也在宮內下榻;女王一年一度的閱兵儀式也在王宮附近的廣場舉行。王宮房頂正中掛著王室旗幟,就表明女王在宮內居住,如不升旗就說明她不在倫敦。宮前的禦林衛士,無論女王是否在家,也無論什麼季節,均穿紅上衣,戴黑熊皮帽,肅然而立,給王宮增添不少生機。

倫敦城的東南角,就是11世紀建造的倫敦塔。倫敦塔始建於1078年,它在曆史上既作過王宮,也作過法院。後來又是一所監獄。其中最有名氣的要數白塔,它建造的時間最早,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曆史。城東南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也是一處名勝,它於1675年建於格林威治一座俯瞰王宮的小山上。19世紀安裝的天文望遠鏡可通過測量恒星的位移來確定精確的時間,1884年格林威治子午線被國際上確認為本初子午線,其他所有經線都由格林威治向東或向西計算。到這裏來的遊客都喜歡腳跨在地上的“本初子午線”標誌,攝影留念。

為了紀念傑出的海軍將領納爾遜的曆史功勳,英國於1990年在倫敦中心修建了一個廣場,廣場中央昂然矗立著納爾遜紀念碑,以他戰鬥過的地方命名為“特拉法爾加廣場”。納爾遜紀念碑為圓柱形,高56米,頂端立著5米多高的納爾遜身著軍裝的銅像。底座4角有4隻伏在石座上的大銅獅。每年10月21日,英國人在廣場舉行儀式,獻上鮮花和花圈,紀念納爾遜將軍。

特拉法爾加廣場還以鴿子群聚而著稱,故而有人也把它叫做“鴿子廣場”。

倫敦是全國文化教育中心。這裏有倫敦皇家學會、有牛津、劍橋、倫敦大學和著名的不列顛博物館、不列顛圖書館(藏書700萬冊)等。坐落在市區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有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墓,墓基上刻有馬克思的名言:“哲學家們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懷著崇敬的心情來瞻仰馬克思墓。倫敦還有許多馳名世界的古建築文物,如托威爾城堡(1087年建)、聖保羅教堂(高110米)、郵政塔(189米)、倫敦塔等。在倫敦塔至特丁頓之間,橫跨泰晤士河上的橋梁多達28座。

倫敦也是全國的交通運輸樞紐。倫敦港年吞吐量約5000萬噸,也是西北歐最大的集裝箱港口。泰晤士河碼頭延伸達50公裏,進口貨物的80%,由駁船泊至沿岸的碼頭和工廠。倫敦有十幾條鐵路線伸向全國各地,並有英法海底隧道與法國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