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姆林宮位於莫斯科市中心,其俄文原意是一般城堡的通稱,以這裏為軸點,寬廣整潔的馬路向四周輻射。公元1747年,尤利·多哥魯斯基大公在莫斯科河旁建立克裏姆林宮,這裏是莫斯科最早的建築。13世紀,成吉思汗的鐵騎,像洪流流過遼闊寂靜的俄羅斯大平原,所到之處,一片廢墟,繁華的莫斯科城也在火海中蕭條。後經多次重新修建,克裏姆林宮的整個牆長2235米,高2.1米,形成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宮內有許多雄偉壯觀的教堂、宮殿,色彩繽紛而又和諧。相傳伊凡三世,想以莫斯科來取代君士坦丁堡,成為東正教的中心。在意大利建築師的幫助下,伊凡將克裏姆林宮變成了自己權力的象征。人們平時在電視、畫中所熟悉的那塔尖上鑲有紅色五角星,高聳入雲的塔,叫斯巴加雅塔,該塔裝有直徑為6米的大鍾,字盤用黃金鑄成,每刻鍾報時一次,12點整時鳴奏進行曲。

進入宮內,有一個教堂廣場,四周圍繞著四座教堂:十二使徒堂、聖母升天堂、天使報喜堂及聖彌額爾堂。但最具特色的教堂要數與斯巴斯基塔相對的華西裏·伯拉仁內教堂,有“用石頭描繪的童話”之美稱。它由9座參差不齊的高塔組成,中間最高的方形塔高達17米。9座塔彼此的式樣色彩均不相同,卻十分和諧,特別值得讚美的是它與克裏姆林宮的其他建築搭配出一種特別的情調,為整個宮堡增色不少。

克裏姆林宮不僅外表華美,而且是一座大博物館和藝術的殿堂。它收藏有許多珍貴文物,有曆代沙皇用過的實物,美術、工藝品以及掠奪來的戰利品,黃金、寶石隨處可見。像聖母升天堂內的聖畫像則是來自君士坦丁堡的希臘畫家的手筆,價值連城。

維也納歌劇院位於維也納市中心。它外牆紅白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的雕像,頗具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築風格。走進大門,在大理石建成的前廳和側廳裏,繪滿了精美的壁畫,莫紮特、貝多芬、舒曼、海頓、巴赫等偉大音樂家的肖像畫和現代一些著名演員的照片都懸掛其中;步入劇場,眼前是一片開闊的空間,中間有1600多個舒適的座位,此外還有600餘個站席,四周是6層之多的樓廂;天花板上麻麻密密的小燈如點點星光,巨大的射燈又如小太陽般照得整個劇院通明透亮。當代著名的指揮家卡拉揚曾在此度過8年藝術生涯,指揮了成百上千場演出。除了一年一度世界最大的舞會外,每年這裏要舉行至少300場以上的歌舞晚會和演出,節目每晚不同,而且規模宏大。難怪這座歌劇院被譽為“世界歌劇的中心”。

就像巴西人喜好足球,美國人愛看橄欖球大賽和西班牙人喜愛鬥牛一樣,在視音樂如生命的奧地利人的心目中,維也納歌劇院的故事和演出,永遠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每到聖誕節前夕的星期四,維也納歌劇院都要舉行一場規模宏大的慶祝舞會。1968年聖誕節前的一個星期四的晚上,古雅別致的大劇院被裝飾得金碧輝煌,數萬株康乃馨等各色花卉在密如星網的彩燈照耀下,把劇場襯托得有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盡管按當時的情形,每張入場門票高達200美元,包廂則達7900美元,但在舞會前幾個星期就被搶購一空。鍾聲敲響了9下,近萬名身著五顏六色節日盛裝的人們從四麵八方蜂擁而至,一時間,巨大的劇院裏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不久,總統也來到了劇場,眾星捧月般地走到了自己的包廂,待他坐定,樂隊奏起國歌,拉開了盛典的序幕。幾百名身著白色長裙的少女挽著她們的舞伴在波蘭圓舞曲的樂曲聲中,順著鋪滿紅地毯的樓梯姍姍而下,跳起了格調高雅、節奏明快而舒展的華爾茲——奧地利民族的標準舞:在熠熠閃爍的圓形吊燈下,隨著優美的《藍色的多瑙河》樂曲步入了身著豔麗服裝的國家芭蕾舞演員,樂聲中隻見飛旋的長裙、流光的眸子、溢彩的麵龐,好一幅攝人心魂的場麵。整個劇院頓時成了一片舞蹈的海洋,萬眾狂歡,氣氛濃烈。

突然,從鄰近的地方傳來一聲清脆的槍聲,人們帶著不解的驚愕,四處逃散,晚會不歡而散……第二天,維也納的大小報紙都在醒目的位置上刊出一則消息:“維也納歌劇院的設計師昨晚因對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不滿而開槍自殺了。”

盡管設計師與世長辭了,但維也納歌劇院這一建築傑作卻作為“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象征,巍然屹立在城市中心。

知識鏈接

公元1857年,城市複興項目在市中心開展,這其中就包括新歌劇院的建設。

1860年,弗蘭茨·約瑟夫大帝沿著Ringstrasse,為歌劇院的設計開展了一次競爭比賽。這條大街是在舊的環行城牆的基礎上建成。設計比賽的優勝者是EduardvanderNull和AugustSiccardvonSiccardsburg。另外,MoritzvonSchwind負責樓梯和涼廊的周圍的牆壁,而油漆天花板的工作則由C.Rahl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