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學習型黨小組是學習型黨支部的重要支點(1 / 1)

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切入點應放在基層黨支部,黨支部要把創建工作的切入點放在黨小組,黨小組是黨的基層組織的“細胞”,是建設學習型黨支部的重要支點。在組織內部,每一個學習型黨員可能格外努力,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合作協調,他們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轉化為團體的力量,許多個人的力量被相互抵消掉了。形成學習型黨小組就是為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實條件下,在充分發揮個人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基礎上聯合團隊作戰,避免力量的抵消,提升整體合力,產生整體效能。

對於我們黨來說,將各基層黨小組打造成學習型黨小組具有特別的意義。中國共產黨目前擁有7000多萬名黨員,37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對於一個如此龐大的黨,黨的基層黨組織的所有目標都是直接或間接地通過黨小組的努力來達到,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主要是通過若幹個黨小組來落實的。作為黨支部的組成部分,黨小組是根據黨員數量和分布情況及工作需要劃分,一般由較少的成員組成,由於人員較少、工作相關、地域相近,這些客觀便利就使黨小組成為基層黨組織中開展團隊學習的最佳單位。把各個黨小組打造成多個創造性學習團隊,發揮團隊的整體搭配能力,不僅能增強黨組織的整體學習力、創新力,而且能增強黨組織的整體凝聚力、戰鬥力。

其實,學習型黨小組就是由特定人數的黨員組成的學習型黨員團隊。一個優秀的學習型黨員往往具有積極參與團隊學習,尋求與其他黨員的合作,試圖成為其他黨員的良好的合作夥伴,渴望擁有與人合作的能力的強烈意願。但是,這一個個優秀的學習型黨員凝聚在一起,並不會自動地形成學習型團隊。也就是說,洋溢著追求的一群人走在一起,有可能出現兩種工作狀態,一種是群體,一種是團隊。簡單地理解群體,就是一群在一起工作的人,他們隻強調個人完成他們自己領域的任務,沒有共同責任,難以形成一種積極的協同作用。而團隊超越於群體的地方恰恰就在於通過其成員的共同努力能夠產生積極協同作用,團隊中的成員積極參與到共同完成的集體工作中,體現了一種團結、合作的精神。我們說,傳統型黨小組通常體現為一種群體的工作狀態,學習型黨小組則需要超越群體進入團隊的工作狀態中。

由此,我們認為,打造學習型黨小組其實質就是使黨小組從一種群體的工作狀態向團隊的工作狀態轉換。要實現這種轉換,需要內外各種推動力量的協同支持才能達成。這也是打造學習型黨小組的一個重要的實踐策略。

一方麵,發揮外部的推動力。在我們看來.學習型領導集體的群體示範、學習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標生成、學習型基層黨組織的管理平台是推動學習工作群體向學習工作團隊轉換的重要力量,這些重要力量的聯合能促使團隊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如通過學習型思想政治教育,使領導幹部和黨員之間生成共同目標,雙方都堅信這一目標富有意義並包含著重大的價值;並在目標生成過程中,培養相互之間能夠良好合作的個性品格,這是開展團隊學習所必需的個性品格。在共同目標的激勵下,學習型領導集體通過群體示範,指導黨小組進行團隊學習,開展深度會談、討論,交流思想,激發思維,真心投入。同時,學習型基層黨組織的管理為團隊學習提供信息、知識共享平台,使黨員能夠通過暢通的渠道交換信息,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反思,有助於消除誤解、迅速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想法、及時進行情感溝通,以最快速度達成一致。

另一方麵,激活內部的推動力。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從黨小組內部而言,黨小組自身要真正實踐團隊學習、承擔共同責任、形成組織合力。鼓勵黨員進行團隊學習,學會運用深度會談和討論的技術,融合創新到我們原有的民主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中,使之成為適合我們進行集體學習的有效工具;培養共同責任,因為沒有共同責任的嵌入,團隊學習就缺少了精神依托,也不會產生積極協同的作用;形成組織合力,一個個優秀的學習型黨員聚集在一起,要有合力意識和合作精神,要摒棄那種單打獨幹的英雄氣概,發揮團隊學習的最大功效。這一實踐路徑與形成學習型領導集體的思路是基本相似的。在此不再贅述。

總之,建設學習型政黨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它由多個子係統組成,任何一個子係統都是一個整體,每一個整體都有它的全局。建構學習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構學習型基層黨組織管理模式,培育學習型領導及領導集體、培育學習型黨員及黨小組都是這一巨大的係統工程裏的子係統。它們之間既相互獨立,每一個子係統都自成整體;但又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不可分割,從而構成一個整體。由此,共同推進建設學習型政黨這一偉大工程。在這一巨大的係統工程的建構過程中,通過各個子係統的建構,政黨的重要工作成為學習型的學習教育,政黨的組織管理采取學習型的組織管理,政黨的主體發展成為學習型的領導和黨員,學習型的政黨文化在逐步形成,這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各個係統的相互拉動、相互作用必然使政黨一步步邁向學習型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