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既是天性,也在人為,關鍵要找到雙方的共同點。有了共同點,就能取得對方的認同和好感。有了好感,自然就有緣分。所以,你能不能得到貴人青睞,並不取決於你是否跟貴人沾親帶故,隻要善於找共同點,則無處不可得貴人相助。
北洋政府時期前後有七個總統及執政首腦,他們中有六個是行伍出身,惟有徐世昌是無一兵一卒之文人。徐世昌以翰林起家,攀附袁世凱,投其所好,因緣際會,扶搖直上,最終躋身總統寶座。他憑什麼出人頭地呢?應該說他不是個傻瓜,真才實學是有的,但他發跡的主要原因還是得貴人相助。
徐世昌特別善於“做緣分”,無論什麼人,隻要他想結交,總能找出雙方的共同點。比如,他出生在河南開封,城內的雙龍巷是他出生地和少年時代活動的地方,算是他的第一個籍貫;據徐氏家譜考證,徐世昌的遠祖於明朝末年居住在浙江勤縣,這算是他的第二個籍貫;乾隆年間,徐家又從北京大興移居天津。徐認為大興是他的第三個籍貫,天津是他的第四個籍貫。
別人也許會覺得有這麼多籍貫是個麻煩,而徐世昌卻利用這多處籍貫大做文章:他跟袁世凱論河南同鄉,跟馮國璋、曹輥論直隸同鄉,與錢能訓、孫寶琦論浙江同鄉。這些有權有勢的同鄉,都幫過他不少的忙。
雖然“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一麵。但是,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80%的共性,隻要你想找出你跟任何一個人的共同點,你都能如願。這就是說,你跟任何一個人都有潛在的緣分,隻要你想跟對方走近,就能造出緣分來。一旦你掌握了這項本領,何愁不能得貴人相助?
模仿是高級借力之法
成功者窮多年之功,曆經無數次曲折、失敗,才找出一套成功之道。你如果也想達到目標,就不必再按照他們的曲折路線行進,隻要走他們的現行之道,借助他們現成的經驗,便可以取得不俗的成就。
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經驗:按照菜譜介紹的方法炒菜,味道總是比自己做的好;同拚字高手學習四五分鍾,便成了拚字高手;同一名瘦子一起吃飯,看他吃什麼,你就也吃什麼,結果不出一個月便減去2斤肥油。這種照樣學樣地向成功者學習的方法,也被稱之為模仿。這是通往成功的捷徑,也是改變命運的方法之一。
成功者窮多年之功,曆經無數次曲折、失敗,才找出的一套成功之道。你如果也想達到目標,就不必再按照他們的曲折路線行進,隻要走他們的現行之道,借助他們現成的經驗,便可以取得不俗的成就。
◆日本人的成功秘籍
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模仿者應該首推日本。不論是汽車工業還是半導體、計算機工業,他們都是在模仿的基礎上壯大發展的。翻開20年前日本的工業曆史,你會發現,很少有重大的新產品或尖端的科技是發源於日本,日本人隻不過剽竊了美國的點子和商品,再加以巧妙的模仿,保留精華,改進不足的地方,結果就製造出了比美國產品更好、更便宜的產品,並且大量搶占著世界市場。
一個日本人想了解美國競爭對手的情況,他隻身來到美國,並觀察這個企業的情況。一天,美國公司的總經理乘車外出,在門口把日本人的腿撞斷。總經理非常內疚,想用錢補償。日本人說,他沒有工作,希望能在公司裏做事。總經理一口答應下來。於是,這個日本人進入競爭對手的公司臥底,並學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一年後,日本人突然消失,美國的技術出現在日本。
多年前,英國的紡織業占據了世界的絕對霸主地位,日本人想學習英國的技術,卻不得其門而入。後來,他們想出了一個妙招,在一家英國大型紡織廠門口開了一家餐館,以虧本的價錢出售食物。這樣一來,紡織廠的主管們天天來此進餐,一來二去就混熟了。
一年後,日本人哭喪著臉告訴紡織廠的高級主管們,因為餐館經營不善,即將破產,他們想回國,可惜路費沒有著落。很自然地,他們被介紹到這家紡織廠打工,賺取回家的路費。一年後,這些日本人回國了,也帶走了技術。從此,英國人壟斷紡織業的局麵被打破了。
模仿是通往卓越的捷徑,也就是說,如果你看見有人做出令你心羨的成就,那麼隻要你虛心學習並願意付出時間和努力,也可以做出相同的甚至更好的結果來。如果你想成功,你隻要去模仿那些成功者的方法,便能如願以償。能推動和搖撼世界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最擅長模仿的人。
◆有麥當勞的地方定有肯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