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三月野蠻生長的苦與痛 (4)(1 / 3)

一方要價1500萬美元!一方出價15萬美元!賠償額度上的懸殊差異,映射出阻斷中美,橫亙在新東方、ETS之間由“美國心態”與“中國現狀”造成的難以逾越的天塹鴻溝。談判的過程中,雙方的語言體係可以無縫對接,但是雙方的思維體係和價值觀體係,特別是知識產權認識體係嚴重的不匹配。從這個層麵來說,他們的對話仍然不在一個平台上,必然達不成任何具有建設性、可持續性的成果與共識。

美國之行無果而終。三個星期後的2001年5月24日,ETS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遞交“關於增加賠償數額的請求”,將索賠金額由最初的100萬元人民幣追加至1293690625元人民幣。

行動指南

任何企業,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戰略,就不會有在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貿易上的自主。

3月23日

法律風險與市場機遇

全中國的英語培訓機構都在盜版,為什麼跟我、跟新東方糾纏起來沒完沒了?工商局查扣了新東方的盜版教材,我們回頭再重印。新東方的取勝是靠教學能力,不是靠盜版教材,我們使用的資料其他英語培訓機構都有。當ETS說新東方不能用,別的公司盜版我們管不著、沒法兒管的時候,你是什麼心態?大家能吃肉你不能吃肉,你什麼感覺?搶啊,橫豎不管,喂飽肚子是硬道理。

——摘自2001年俞敏洪在新東方高管會議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長期以來,俞敏洪、王強、徐小平都是中國學生心目中的偶像,他們舉止飛揚、壯懷激烈,感動激勵著一批又一批“放眼向洋看世界”的莘莘學子。但是,10年前的俞敏洪確實沒有太多的知識產權意識,而且甚至幼稚地以為,“新東方是在為ETS推廣TOEFL、GRE、GMAT,ETS應該感謝我們”。

為了取得正規版權,俞敏洪不是沒有努力過,1995年年底,他懷著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飛赴美國新澤西州造訪位於普林斯頓市的ETS總部,目的有二:拜會ETS總部,商談版權合作事宜;誠邀身在美國的好友王強加盟新東方。“我希望成為第一個拿到ETS知識產權授權的中國英語培訓機構,或者拿到ETS已經考過的考題也行,引進到中國,散發給學生。”通過早些年與ETS的接觸,俞敏洪感覺他們對中國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和誤解。“完全按照美國的行事標準,不合乎那套標準,就是渾蛋。”

俞敏洪作過一個非精確統計,2000年時,在中國,像新東方這樣的英語培訓機構至少有300多家,幾乎所有的培訓機構都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著ETS的資料,並上傳到互聯網上。2000年以前,俞敏洪多少存有一種誰也不理會、無所畏懼的“痞子心態”,“大家都在盜版,憑什麼隻針對新東方?”新東方與ETS的關係,一度陷入僵局。雙方協商版權問題時,新東方的前提是,希望ETS先授權出版資料,雙方再解決過去的問題;ETS的前提是不解決過去的問題,就不談未來。

在與ETS“戰鬥”的同時,新東方投資數十萬元快速推出了一本自己組織編寫、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東方TOEFL全真試題20套》,這或許也是一種階段性解決版權問題的思路。俞敏洪的目標是快速研發擁有獨立產權的教材、試題,以吸引那些已經流失的生源,從而讓新東方逐步走上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

行動指南

法律風險與市場機遇並存,從挫折中體悟版權意識和國際市場規則,這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代價與宿命。

3月26日

俞敏洪的恐懼

2001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在想象著走進國際資本市場,但是沒想過新東方會在外力打擊下倒閉,我們不怕賠錢,反正打官司奉陪到底,我最怕的是什麼呢?就是政府幹預。一樁民事訴訟而已,官司輸就輸了,賠點兒錢拉倒,但是後來ETS通過美國駐華大使館向中國政府嚴正交涉,“ETS事件”迅速演變為政治事件、民族衝突,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這個時候我害怕了,我害怕中國政府強製關閉新東方。

——2008年2月,俞敏洪接受筆者采訪時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