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白話“唐僧團隊”
豬八戒更適合做一個成員,他是很輕鬆,但不堅定,需要領袖帶著才能往前走。豬八戒基本沒信念,哪兒好就會去哪兒,哪兒有美女就往哪兒去,很容易在創業過程中發生偏移。但孫悟空就不會,他有信念,知道取經就是使命,不管遭受多少委屈都要堅持下去;孫悟空很忠誠,不管唐僧怎麼念緊箍咒折磨他,他都會協助師傅一路走下去;孫悟空有頭腦,在艱難困境中會不斷地想辦法戰勝困難;孫悟空有眼光,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和危機。
——2008年,俞敏洪做客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一檔創業選秀節目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8年3月16日,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一檔創業節目的演播現場,牛根生客串主持人盤問俞敏洪、馬雲:“如果再創業,你們兩人誰更行?”並請俞敏洪、馬雲從《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中挑出最適合創業的兩個夥伴。
答案很快就出來了。俞敏洪選擇的是沙僧和孫悟空,馬雲選擇的則是沙僧和豬八戒。
馬雲選擇豬八戒的理由如下:最適合做領袖的當然是唐僧,但創業是孤獨寂寞的,要不斷溫暖自己,如同左手溫暖右手,還要一路保持幽默,給自己和團隊打氣,因此他很希望在創業過程中有豬八戒這樣的伴侶。當然,豬八戒做領導是很欠缺的,但大部分的創業團隊都需要豬八戒這樣的人。孫悟空的優秀誰都看得見,但豬八戒則有大家看不見的優點,做領導就是要發現別人的特長,西天取經是團隊的勝利,並非隻靠金箍棒。
俞敏洪喜歡精英,馬雲則喜歡平民。這是兩人在創業過程中選擇團隊成員的差別所在。
節目的最後環節,由主持人牛根生依據現場表現打出分值。牛根生批閱的成績單是:俞敏洪5分,馬雲3分。牛根生的打分依據是:創業需要高瞻遠矚的眼光、優秀的組織能力和整合能力,孫悟空能整合豬八戒和沙僧,但豬八戒不能整合孫悟空和沙僧。
行動指南
創業,最重要的是整合能力,整合資源,整合人才,整合營銷。
9月4日
鼓動大學生創業是個美麗的錯誤
如果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忍受挫折的能力,我奉勸大學生先去找一份能讓自己活下去的工作。鼓動大學生創業是一個誤區。首先,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學生可能是家庭困難的學生,他們沒有錢,創業可能會讓他們焦頭爛額。其次,大學生本身沒有太多的工作經驗,對創業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另外,這些學生一點兒處理人際關係的經驗都沒有,而有了經驗,才能處理得比較妥帖,如果不會處理,一般的情況都是散夥。
——摘自2009年4月俞敏洪在太原理工大學的演講
背景分析
就業是民生之本,“充分就業”是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也是就業工作的最高目標。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各地政府乃至高等院校提升、激活勞動力市場的現實之策與成功之道。2007年上半年,我國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平均就業規模分別為1331人和203人,這就意味著這兩種經濟組織形式的發展分別是以13和2的乘數創造就業崗位。從解決就業的層麵而言,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政策的實施,形成全民創業的風氣,有助於促進創業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新的亮點。近年來,全國“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在全國高校開展得如火如荼,這項競賽被寄予厚望——引導大學生適應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促進大學生了解創業知識,培養創業意識,樹立創業精神,提高創業能力。
熱鬧的競賽之外,大學生創業的現狀究竟如何呢?2009年暑期,一份由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出具的“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對策研究”調研結果顯示:在江蘇範圍內的2000個有效研究樣本中,創業成功率不足三成,成功走向市場化運作的不足兩成,贏利並良性運轉的不足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