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丁的被這麼一問,朱瞻墉整個人頓時愣住了。

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旋即幹笑著敷衍道:“爺爺,您怎麼突然問這個?”

說真的,朱瞻墉現在對這個爺爺可真是有些懼怕。

遠在千裏之外,都能知道自己幹了些什麼。

這就好比在自己身邊安裝了攝像頭一般。

然而朱棣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調侃道:“爺爺也沒有怪你的意思,那兩個混賬東西,實在不像話,該收拾。”

見到朱瞻墉一臉尷尬的樣子,朱棣當即笑罵道。

不過緊接著,又對朱瞻墉,追問道:“對了孫兒,你這麼聰明,不知道對我大明的紅衣大炮有沒有研究?”

朱瞻墉聞言眉頭微微皺起,他不明白爺爺為何突然扯到這個話題上。

隨即好奇道:“爺爺為何這樣問?難道我大明的紅衣大炮有啥問題嗎?”

朱棣接話道:“這次爺爺見識到了你那長槍的諸多優點,因而得到啟發。”

他把朱瞻墉送的那把左輪手槍拿了出來,若有所思的提議道:“爺爺是在想,如果能把我大明紅衣大炮以這種方式打造出來的話,豈不是能大大增加發射和填裝的速度,孫兒,不知你是否明白爺爺的意思。”

原來是這個意思,朱瞻墉當然明白。

旋即點頭說道:“爺爺不說孫兒確實忽略了,現在被您這麼一提醒,孫兒倒是有信心嚐試一番。”

說到這裏,朱瞻墉又補充道:“不過話說回來,孫兒認為我大明的那些紅衣大炮確實太過笨重,尤其是在行軍過程中遇到地形陡峭之地,基本寸步難行。”

朱棣顯然對朱瞻墉這話頗為讚同,重重的點頭道:“你說的沒錯,這也是讓爺爺最頭疼的問題。”

晃了晃手中左輪,朱棣笑道:“如果不是這玩意兒,爺爺還真沒有往這個問題上想。”

“要是你真有信心想嚐試一番,爺爺可以給你全力支持,有什麼困難盡管提出來,爺爺會想盡一切辦法幫你解決。”

朱瞻墉也知道爺爺的迫切心情,當即滿口答應道:“爺爺放心,孫兒一定竭盡全力。”

“不過,孫兒目前最缺的就是煤石和大量鐵,還望爺爺能想辦法給解決一下。”

這可是一個最佳提條件的機會,朱瞻墉怎麼可能放過?

“沒問題,你盡管放手去幹,回頭你拿著爺爺的聖旨去找下麵的官員協商吧。”

朱棣說完,在一眾護衛的簇擁之下滿意離去。

兩日後,幾道聖旨一出皇宮,不到半日就傳遍了整個北直隸。

第一道聖旨的大致內容便是朝廷鼓勵各地官員和百姓,團結一致捉拿倭寇,抓住一個活的獎勵五兩黃金。

抓住一個死的倭寇,也能領取二兩銀子。

提供倭寇藏匿地點者,情況屬實,能夠領取三兩銀子。

而同一時間,大明日報也刊登出了關於倭寇體型特征和鑒別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

此消息一出,各地大小官員可謂是積極響應。

就連普通百姓也組織人手,拿著大明日報,在自家附近尋找倭寇的蹤跡。

第二道聖旨是關於銅礦鐵礦以及煤礦的開采權,從即日起,歸朝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