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日升樓(2 / 2)

東路以女真部南下犯遼東,西路以準噶爾部沿河西走廊犯甘州。也先親率中路重兵,劍指大同府和獨石路。

明英宗朱祁鎮帶三十萬大軍北上禦敵,全軍覆滅於張家口以北。英宗被俘,近七十位大臣戰死,明朝由盛入衰,史稱土木堡之變。

“梅指導,明朝不是奪回了燕雲十六州嗎?”

“有門不等於就不會進賊!”

七十年後,蒙古王子達延汗再次親率六萬精騎南下叩關。武宗朱厚照偷偷溜出京師,就打出了一個應州大捷。

07

在蒙古人的心中,鐵木真、忽必烈和達延汗是並肩而立的三個英雄。

鐵木真橫掃歐亞大陸,忽必烈創建了一個空前絕後的草原帝國,達延汗以察哈爾為基地重建傳統。

兩個世紀過去了,成吉思汗的後代隻剩下了一個年僅七歲的立巴圖孟克。在蒙古皇後滿都海夫人的主持下,巴圖孟克繼承汗位,稱達延汗。在明朝的記錄中,則被稱為小王子。

當時,滿都海夫人已經三十二歲。她遵照蒙古人的舊俗,嫁給了達延汗,號稱徹辰,帶兵伐叛,收複和林。

沒有這位巾幗英雄的奮鬥和犧牲,成吉思汗留下的黃金家族已經絕嗣。

08

滿了十六歲,達延汗在察哈爾親政。

當時,蒙古各部還包括鄂爾多斯部、蒙郭勒津部、永邵布部、喀爾喀部、兀良哈部、科爾沁部以及朵顏三衛。其中以覆蓋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最強,控弦十萬。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達延汗把蒙古各部重新整合起來,重新稱雄於大漠南北。

在長城之南,十五歲的朱厚照繼位,既乖張又獨斷專行,荒誕可笑……

有人對已逾不惑之年的達延汗說道:“天予之,不可不取!”

達延汗決定從獨石路偷關,以六萬精騎直搗大明之都,以定天下。

作戰方案與當年的也先汗同出一轍,先以主力強攻大同府,引誘明軍西援。再以輕騎從獨石關南下,抄其後路。

不料,各路羸弱的明軍竟然敢主動出擊,個個都死戰不退。達延汗得到了一條消息,喜歡微服私訪和尋花問柳朱厚照正在大同的陽和城玩,也沒有一點要取道回京的跡象。達延汗立即改變預案,決定以主力直撲陽和城,圍點打援。

結果,各路明軍竟搶先一步趕到了,並出陽和到應州截住了蒙軍主力。

09

在遼闊的平野上,蒙古騎兵向來是鮮有敗跡。

達延汗有信心全殲這股明王,生擒大明皇帝以號令天下。

雙軍對壘,大霧彌漫。明軍率先擊鼓,以五萬多步兵衝擊達延汗的數萬騎兵。

騎兵的優勢在於以速度以擊敵陣,近身肉搏反而不及步兵靈便。朱厚照拔出配劍,就往敵陣裏衝,明軍就象漲潮一樣,一浪高過一浪……

從上午辰時戰到下午申時,各路勤王之軍源源不斷……達延汗感到大勢已去,不得不下令退兵,慘敗而歸。

不久,達延汗病逝於大營。四年之後,朱厚照駕崩,廟號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