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老虎凳(1 / 2)

01

該來則來,該去則去,這場麻將注定就打不成。

康三妹彎腰鑽進小車的後排,發現楊升並不在車上。

這時,一把尖刀已經抵到了她的腰窩上:“康夫人,別不知趣!”

“你們是什麼人?”

車子開動,一張冰冷的濕毛巾就捂住了康三妹的嘴,有一股刺鼻的甜味。

02

亦真亦幻,恍如隔世。

在一個昏暗的石室裏,牆上掛著有高有矮的大鐵環,下麵橫著一張笨重的老虎凳。

哐當一聲,鐵門外的兩個軍官都走了進來,開口說:“康念芸,你別以為我們就不敢動你。”

康三妹搖了一搖手上的鐵銬:“你們……你們想做什麼……”

“給康別動打個電話,叫他最好是識相點……”

“他……他……他能聽我勸?”

兩個軍官笑了笑:“我們的人已經控製了安嶽的通賢場,你的兒子也在裏麵。”

“我打……我打……”

在康三妹的心裏,康澤不可能不顧一家老小幾十口人的死活。

03

有人把電話送了進來,拖著一條長長的線。

說到正事,電話那頭就一言不發,隱約有皮鞭聲。

“怎麼說?”

“他正在辦公,哪敢表態……”

軍官讓小兵留下電話,拍了一拍手掌:“對不住,我們也得向康別動看齊吧?”

不由分說,兩個軍官就把康三妹綁到了老虎凳上,雙從冷水桶裏提出了一條又粗又長的皮鞭。輕輕一抖,就水沫亂飛。

“我……”

軍官又把電話打到了康澤的手上,讓那邊也聽到皮鞭聲。

很快,兩個軍官就收走了電話線,卻把挨了好幾鞭的康三妹留在了老虎凳上,動彈不得。

04

光影慢慢移動,圓月東升。

書上說,老虎凳起源於元代的春凳。

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後,就將民眾分成了三六九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娼,九儒十丐。

簡單點地說,權高位重者都是蒙古人,西域之人次之。漢人的地位最低,北方人略優於南方人。北方之民十不存三,其大多數都編進了軍營,荒地成為牧場。

當時,元朝把南方人以十戶為保,兩保為甲,十甲為裏。每保都要住進一個蒙古人,稱為大保。元朝還頒布命令,民眾不能擁有金屬刀具,每保隻能共用一把菜刀和一把剪刀,並由大保掌握。相傳,這位大保要由十戶人家共養,立夏時要秤一次體重,瘦了就要用等量的金銀予以補償,這就是立夏稱人的由來。同時,大保還享有初夜權和性特權,每戶人家都得給這人準備一張類似於矮床的專用長凳,名為春凳。在這張木凳上,不僅有綁人的長繩,還有一根兩尺長木棒。春凳置於堂前,任何人都不得擅動,人稱老虎凳。

滿人入關,這種東西又成為衙門裏的常用刑具。一張長凳配上一根垂直的木柱,就能把人搞得死去活來。

05

刑前,受難者是靠背立柱,脫掉鞋襪把雙腿平伸在凳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