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而當我們付出的時候,本身就體驗到了生命的意義與快樂。
我們在分給他人幸福的同時,也能正比例地增加自己的幸福。隻有幫助他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幫助,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對別人慷慨解囊,你也會得到別人的無償回報。
給予,這個世界更美好。我們應該時刻記住付出大於索取,應該善於用更好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因為無私、愛心充盈你的內心,要想不斷體會分享的樂趣,就必須把這些都培養成為習慣。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當我們懂得把自己的東西和別人一起分享的時候,我們就會體會到無私的快樂,體會到幸福的感覺。
一天,一個清貧的小男孩為了湊齊學費而逐門逐戶地推銷商品。辛苦了一天的他感到非常饑餓,但是翻遍所有口袋,就隻摸出一角錢。可是饑餓難耐,他決定向下一家討點吃的。當一位幹淨的小女孩打開房門的時候,這個小男孩有些不知所措,他沒有討飯,而是乞求給他一口水喝。這位女孩看到他很饑餓的樣子,就拿了一大塊蛋糕給她。男孩慢慢地吃著蛋糕,問道:“我應該給你多少錢?”小女孩回答道:“一分錢也不要,媽媽說,付出愛心,不求回報。”男孩說:“謝謝你,我會記住你的恩德。”說完男孩離開了這戶人家。此刻,他不僅感到精力充沛,而且還看到上帝在微笑著向他點頭。
數年之後,那位女孩得了一種奇異的重病,當地的醫生對此也隻能搖頭。最後,她來到大城市裏,接受專家的治療。而在參與製訂方案的醫生中有一個叫霍華德·凱利的人,他就是當年那個小男孩,如今已大名鼎鼎。當看到病曆上的病人來曆時,一個念頭閃過他的腦際。
當他來到病房時,一眼就認出躺在病床上的人就是曾經幫助過他的那個小女孩。於是他決心竭盡所能,一定要治好她的病。從那天起,他就特別地關照她。經過艱難的努力,手術成功了,凱利醫生拿到醫藥費通知單並在上麵簽了自己的名字。
當醫藥費通知單送到女孩的手裏時,她很緊張,因為她知道這筆費用會花掉她所有的家當。當她最後鼓起勇氣打開通知單時,看到了旁邊的一行小字:醫藥費
——一滿杯牛奶。霍華德·凱利醫生。
有付出就有回報。對他人做了善事,總能得到加倍的回報。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而當我們付出的時候,本身就體驗到了生命的意義與快樂。
俗語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奉獻愛心可以體現人性的美好,同時也是一種處世哲學和快樂之道。有位哲人說過:“人活著應該讓別人因為你活著而得到益處。”學會給予、分享和付出,你就會體會到樂善好施,不求任何報酬的快樂與滿足。付出一份愛心,收獲一份快樂與希望。在別人困難的時候,爽快地伸出援助的雙手,在你為難之際,才會得到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