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靜室療傷
沐浴更衣後,穿著輕便的練功服,來到靜室。曾達已經等在裏麵了,不過,他是個修煉十分刻苦的人,見言智還沒來,就自行修煉起來。
修煉的時候不能打攪,言智隻得在一旁等候,靜室中除了牆上有幾盞油燈外,隻是在中央有一個蒲團,蒲團正前方有一隻古樸的香爐,裏麵燒著輔助修煉的定神香。
曾達占據了蒲團,言智隻好來到牆角,盤膝坐下。在曾達修煉完之前,他隻能等著了。不過,曾達渾身湧動的真氣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隻見曾達渾身籠罩在一層淡藍色的光幕之中。光幕隨著曾達的呼吸,微微顫動。仿佛隨時要散去一樣。同時,從光幕中,化生出縷縷同樣是淡藍色的元氣,向曾達渾身上下的竅穴流去。卻在靠近竅穴的地方似乎遇到了什麼障礙,不得其門而入。隻能再度散去。在靠近光幕的地方又化為肉眼可見的元氣,再度衝擊竅穴,如此周而複始。
言智與曾謙的記憶融合的十分完美,他幾乎接受了死鬼曾謙的所有記憶。所以他很清楚,曾達身上的狀態,正是練氣第七重——氣機期的現象。
練氣期共九重,分別是——氣感、聚氣、養氣、凝氣、煉氣、化氣、氣機、入體(練體)、入神(養魂)。
九重之中,前麵六重是最基礎的,是在修士體內感應,聚集,並凝煉真氣的修煉自身元氣的階段。到第七重開始感應天地間的靈氣,並引氣入體。第八重和第九重則是利用引入體內的天地靈氣,洗練肉身和靈魂。使之達到圓滿的狀態。更進一步,便是築基,可以成就道體,那才是真正最適合修煉的身體狀態。再往上的結丹期,元嬰期,甚至元神期,在曾謙的記憶裏卻沒有多少訊息。
氣機期的修煉,分兩個步驟。第一步便是感應天地元氣,第二步則是引氣入體。說起來簡單。其實這是練氣期最為艱難的一個階段,也是一道分水嶺。成功則從此天人合一,舉手投足都能牽動天地之威。實力暴漲十倍還不止。失敗則有可能被天地元氣徹底毀滅。
前麵六重,修煉自身真氣,因此修士一般對天地靈氣完全沒有接觸。對於不了解的東西,人們往往會不知如何入手。因此,隻是第一步感應天地元氣,就會令許多人束手無策。而真正最難的卻是第二步,引氣入體。
如果說感應這一步,還有可能由修為高的修士聚集天地元氣在修煉者周圍,使其更容易感應的話。引氣入體則沒有任何取巧的方法,隻能自己來。過得去從此便是康莊大道。築基之前都是順風順水。過不去則一輩子卡在這裏。
曾達現在,便是過了感應這一關,正衝擊引氣入體。不過他感應到言智的存在,便緩緩收了功。身上的光芒逐漸散去。
言智見曾達收功,走上前來,道:“二哥居然已經感應到天地元氣了,看來引氣入體也指日可待啊,恭喜二哥。”
曾達擺了擺手,這似乎是他的習慣性動作,笑道:“這還多虧了九叔幫忙,他花了一個多月,每天在我身周聚集大量的天地元氣,我才能感應到的,引氣入體就不敢說了。倒是你,以你的天分,說不定,不需要人幫忙就能自己進入第七重呢。”
曾謙他們的父輩有九兄弟,全部修煉到練氣七重,卻隻有老大,老二,老九三個能夠引氣入體,這三人如今都是練氣九重的高手。
兩兄弟隨意說了說修煉的事,曾達便招呼言智坐下,開始為他運功調息。
兩人手搭手,雄厚的真氣從曾達手上流出,進入言智體內,言智的修為是第四重凝氣期巔峰。此時他以自身真氣為牽引,帶著曾達的真氣,在經脈中前行,通過內視,他清楚地看到,曾達真氣流過的地方,都會有少量真氣融入經脈,修複受損的經脈。由於曾達源源不斷的輸入,真氣倒也沒有減少。有時會遇到一些盤踞在竅穴中的一道綠色真氣。卻是淩家四少殘留在曾謙體內的。在曾達龐大的真氣麵前,這些綠色真氣,一觸即潰。紛紛通過竅穴排出體外。
言智暗自咂舌,這些綠色真氣,可是令他無比頭痛的,他自己運功療傷的時候,自家真氣根本撼動不了這些外來真氣。每次隻能以水磨功夫,一點一點的用全身真氣消磨這些綠色真氣。這樣下來一天也打通不了幾個竅穴。
現在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全身竅穴便被曾達打通了。曾達見言智身體已沒什麼隱患,緩緩收回了真氣。二人睜開眼,隻見言智紅光滿麵,曾達卻是麵色蒼白,滿頭大汗。
曾達長籲了一口氣,道:“好了,小七,我已經幫你打通周身竅穴,你再自己調息幾日,就可以完全康複了。”
言智點點頭道:“嗯,二哥如此耗費真氣為我療傷,小七真是……”
曾達打斷他的話道:“別說這個,真氣消耗了,休息一下就沒事了,小七你是我弟弟,我怎麼能看著你受苦,不管不顧。矯情的話不要說了,要是我或者其他兄弟受傷,我相信你也不會坐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