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的2月26日愛迪生的父親突然去世,享年92歲。愛迪生將父親遺體運到波特·休倫埋葬在母親的墓旁。
被稱為美國汽車大王的亨利·福特是愛迪生的好友之一。福特第一次見到愛迪生是在1898年,那時他已擔任“底特律愛迪生照明公司”的總機械師,他與妻子克拉拉在自家後院的工棚裏艱苦地實驗用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當他的第二輛汽車成功之際,正是愛迪生照明公司的年會,會議後,晚餐開始時坐在愛迪生身旁的人對他說:“愛迪生先生,這裏有一位青年,他發明一種車子可以不用馬匹牽引。”
愛迪生說:“那倒是很奇妙,我想見見他。”
於是福特和愛迪生就此結識,那年福特才35歲,比愛迪生年輕16歲。
福特對這位發明界的前輩興奮地說著自己所發明的汽車。
“電車需要發電設備,火車需要鍋爐和煤炭。而你的汽車等於自備發電,不需要鍋爐、煤炭和蒸汽。年輕人,努力幹下去吧,不要放棄自己的設想,汽車的構想是優越的。”愛迪生這麼鼓勵他。
受到世界最偉大發明家的鼓勵和誇獎,福特打從心裏感激。回家後將當天和愛迪生會見的情形,反複對妻子說了好幾遍。此後,他就辭去了愛迪生公司總機械師的職務,創辦了自己的福特汽車公司。
愛迪生和福特兩人之間的友情盡人皆知,那個晚餐會上的見麵不過是個開端。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福特將底特律的福特汽車工廠大肆擴充,並邀請愛迪生前往參觀。那時福特對愛迪生說:“製造汽車的器材全部可在美國國內生產,隻有橡膠需要輸入。今後汽車一天天增加,成為美國人主要代步工具的日子就在眼前。可是製造輪胎的橡膠卻非得從外國進口不可,這對美國的確是一個大問題。”
愛迪生始終沒有把這席話忘記。
“橡膠樹以外的植物,難道沒有辦法生產同性質的東西嗎?橡樹需要經過那麼些年才能采到橡膠。如果像維草那樣,每年都能采到同性質的東西,那就好辦了。”
愛迪生這麼想著,首先將北美和南美的植物樣本收集起來,依次采取樹液進行研究。
這樣收集植物的種類多達一萬四千種,其中含有橡膠的相當多,可是含量太少,不能作為工業用。
經篩選後對橡膠含量較多的六百種,再進行研究的結果,覺得可用的隻有一種,就是一種開黃花的多年生植物。
這項研究發表後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愛迪生做完這次橡膠研究已經是83歲高齡了。
兒年以後,除了植物性橡膠之外,又有“合成橡膠”的化學製品出現。從此不再需要從植物中采集橡膠了。愛迪生的這項功績。受到世人的極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