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聲機與音樂有一天一位名叫文生的傳教士來到門羅公園。他很好奇地用手摸著留聲機,愛迪生便對他說:“也來試一下怎麼樣?”
他就靠近錄音口開始錄音。他把聖經上麵的人名,一個接一個很快地念了出來。對於他這種本領,愛迪生也感歎不已。
他錄完音以後。愛迪生便搖了搖把手。留聲機就照著他的速度,念出聖經上的人名。文生歎了一口氣,說:“哦,這是真的。再沒有人能以這樣的速度念出聖經上的人名了。”
他大概一直都認為,留聲機裏麵藏著一個善於模仿別人說話的人哩!
當時,很少有像留聲機這樣轟動的發明。這個熱潮越過大洋,傳到了歐洲。
假如,愛迪生親自帶著那“說話的機器”訪問法國,也許會受到狂熱的歡迎,恐怕連從厄爾巴島逃出的拿破侖也比不上他哩!
“不過,我是不喜歡熱鬧場麵的。”
不久,愛迪生派留聲機研究所主任華尼加曼,去負責歐洲方麵的宣傳。
在德國,對留聲機表現最熱心的是年輕的皇帝。他說:“在我國首次的實驗,必須在我麵前舉行。”
華尼加曼便帶著留聲機晉謁,皇帝很熱心地研究那部機器。並說:“今天晚上,再帶留聲機來一趟吧!”
那天晚上,在坐滿了文武百官、貴賓淑女的大廳上,皇帝親自在留聲機邊錄音,並得意地說明剛學到的音響、音波、振動等原理,好像他便是愛迪生研究所傑出的技師一般。
更奇的是在俄國。那時,愛迪生的留聲機正在公園的音響廳公開表演。音樂放完後,剛開始講那著名的基爾羅夫故事的時候,突然來了一隊警察,扣押了他那部留聲機。
“大膽!基爾羅夫的故事書,早在50年前就依法禁止販賣了呀!”
於是,讓安分守法的市民聽這荒謬故事的留聲機被處以死刑,主辦的人也被處以有期徒刑3個月。
愛迪生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成功地製成了圓盤唱片。這種唱片不會受溫度的影響,而且堅固耐用。另外,愛迪生又獲得了蠟製圓筒、藍寶石唱針、鑽石再生器等八十幾種專利。由於這種改良型的圓盤,留聲機的實用價值也隨著提高了。
不久,愛迪生便在研究所附近設立了一個工廠,開始製造留聲機和圓盤唱片,使留聲機事業成為世界性的事業,還可以錄製音樂。
愛迪生很喜歡音樂,並且也很了解音樂的真正價值。他認為:“假如,隻是為了生存,有了衣食住也就夠了。但假如要生活得像一個人,那麼身心就需要有音樂。
“書本固然重要,但在美國能認真看書的人,還不到1/4。音樂這個東西,大家都能聽。除了宗教以外,音樂是最能安慰、鼓勵人們心靈的東西了。不過,今天的音樂,和40年前的電氣一樣,仍處在落後的狀態,我要使它發達起來。這個工作,我想在3年以內完成。我要使留聲機成為世界最偉大的樂器。”
愛迪生對於音樂確有極敏銳的感覺。不論是多麼著名的音樂家的唱片,不經過他親自試聽,一概不準出售。
一般人聽不出的小錯誤,他都能清楚地辨別出來,因為,他自己的耳朵有毛病,所以他常說:“那種錯誤連聾子都會聽出來的。”
他又說:“我的耳朵可以防止那些擾亂一般人聽覺的雜音。所以,內耳的感覺特別敏銳。”
如果遇到太差的女高音歌手,他會不客氣地挖苦說:“這像什麼!如果你想趕走壕溝裏的德國兵,最好是放這張唱片吧。”
有一次,著名音樂家漢斯·凡·尤路到桔山來演奏。事後,經愛迪生指出音譜的錯誤,他的門徒聽了很不高興,堅決地說道:“沒有這回事。偉大的凡·尤路怎會有錯誤呢?絕對不可能的。”
愛迪生鎮靜地答道:“好吧,放他的唱片聽聽。”
當圓盤轉動到那致命的部位時,凡·尤路竟昏倒了。愛迪生急忙叫人用冷水往他的臉上潑。
等到凡·尤路清醒過來後,這位大音樂家一句話也沒說,低著頭拿起帽子就走了。從此以後,人們才真正相信愛迪生的音感確實相當準確。
愛迪生認為由於留聲機的出現,音樂才回到正途。
“這些人在社會上都被認為是偉大的音樂家。雖有不少的小缺點,在音樂廳裏是聽不出來的。但隻要透過這個喇叭來聽,一切就都很清楚。我的留聲機絕對不會含糊。我捉住了它的緊要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