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一起DIY,把家改造一下好嗎? (2)(1 / 3)

中間也不是一帆風順,也有一些磕磕絆絆,一些舉棋不定,一些煩惱……但當一切塵埃落地,成家和立業同時完成的時候,我倒覺得眼前的一切都那麼的不真實,我也確實沒有之前想象中那般興奮。

夢想已經實現?

不,我覺得夢想才剛剛起步。

我對企業起步期可能會遭遇的困難,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因為沒有朝銀行貸款,所以經濟壓力也不大。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公司開辦初期,最大的問題竟然是“後院起火”。

雖然我跟老婆從相識到同居再到最後修成正果的時間不滿一年,跟那些初中高中就早戀,大學裏就私定終身的八年抗戰後才解放的戀人沒法比。但愛情這個問題,時間不起決定性作用,有時候甚至還有反作用。

我和老婆是真心相愛,我對我們的感情充滿信心。

據我觀察,老婆在外麵是個懂事、獨立,識大體的女人。老婆在家裏,使點小性子,發點小脾氣,對我亂嚷嚷,我一點都不介意,我覺得身邊有這麼個“活寶”,才使得我原本枯燥的禦宅生活變得活色生香。

她愛我,所以才不會在我的麵前掩飾任何的情緒波動。

尤其是在我見過她的父母後,更加堅信我之前的判斷無誤。

我的老丈人是位加入了九三學社的高級知識分子,在他的學術領域內,德高望重。我老婆身上的那份不顯山露水的大家風範正得宜於他,所以我老婆才能不落俗套,愛好興趣廣泛,博文廣識。

我的丈母娘是一名醫生,從她不斷撕咬自己嘴唇的動作中,我隱約發現了我老婆身上的那種有點神經質的性格——據我觀察,我老婆每當感到緊張或焦慮的時候,她都會下意識的啃咬指甲。

有觀點認為,一個人的性格脾氣是天生的,是遺傳基因裏自帶的,是無法改變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多,我逐漸傾向於另外一種觀點,人的某些特質是天生的(比如藝術天分),性格脾氣倒也不是一成不變。我們跟父母的做派的相像之處,很可能是從小受到的耳濡目染的後天影響產生的結果。

比如有些人在一個公司裏,團隊中,呆得久了,就會沾染上那個群體的某些共性。

比如我自己,不得不承認,在步入社會的初期,在禦宅之前,秉性上都是比較接近我爸的那種玩世不恭,但經過時間和挫折的磨蝕,我被打磨成了一個更為圓滑,入世、現實的社會人。

由此我想到,從一個人身上,可以看出他(她)的家庭、父母;同時一個員工的氣質,也代表著他的團隊。要想打出企業品牌這張牌,必須從人做起,以人為本。

我會花很多時間,與我的哥們溝通,盡量用我的理念去感染他們,因為我知道,這些兼職幫我工作的人,就是我未來公司發展的生力軍,我需要從他們身上開始創立品牌意識。

人,在中國這個需要用計劃生育來控製人口增長的國度並不難找。

但真正意義上的人才,正是從人開始培養的。很多國企認識不到這個問題,所以才會出現大量的在國企鍛煉成長的有用之材,最後卻選擇離開,為私人老板賣命。這是國家的悲哀,這也是政策體製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必經的“陣痛”。

用錢留下的人才不是最好的人才,因為你今天用2萬可以挖來的人,明天他就可以因為3萬元棄你而去。

我的目的就是不斷的對公司裏的人“洗腦”,讓我公司裏的人,跟我一樣,把我的夢想當成他們的夢想,來克服千難萬阻,積極實現。當然,我所說的“洗腦”與那些傳銷組織所說的不一樣,我是在保證基本的物質條件下,讓我的哥們與我並肩作戰,而非發展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