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給幸福的生活加個保護鎖 (1)(1 / 3)

理財比賺錢更重要。

2008年的春節,我是陪著老婆一起回她老家過的。

除了一些沒到手的欠賬外,我在07年年底之前的收入也不算少。給了大劉等人幾個紅包、發了哥們一些年終獎金、還了我爸幾萬塊錢。我帶在身上,去陪老婆“衣錦還鄉”的錢也在5位數。口袋一滿,人的信心也就跟上了,我大手一揮,給了老丈人、丈母娘一個封好的鼓鼓囊囊的新年禮。坐在老婆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時候,底氣十足。

在吃團年飯的時候,聽說老婆的表兄表姐們境況不佳,與老婆商量一下,在原本封好的紅包裏,又加了幾張老頭人,隻要有人叫叔叔、阿姨的,一概散去。

破五以後,走親訪友,我也跟老婆去挨個拜訪她昔日的閨蜜。閨蜜們多已有了孩子,又是一輪千金散去。

在金錢價值觀上,我和老婆是達成了共識的。我們都屬於把錢看得不太重的人,覺得難得回一次家,多付出點是應該的。而且我作為一個男人,比老婆大那麼多歲,又步入社會早,說起來還是自己開公司的,怎麼說也要為老婆爭點麵子。

但沒想到,丈母娘私下把老婆叫到一邊,退還了新年禮。

老婆告訴我,她媽囑咐她:“我們都是有退休金的人,你們用錢的日子還長……你表姐說,現在一罐奶粉都要幾百元……你們還是早點要個孩子吧。”

我那個沒心沒肺的老婆,轉告此話的時候,是當笑話講的。老婆的原話這樣說:“你看吧,我媽根本不需要錢。”

但是我還是明白的,老人的意思是想讓我們過日子的時候,往長遠裏想,他們想早點抱孫子。

也多虧丈母娘把錢退給我們,否則一輪又一輪的“團拜會”已經讓我們原本帶來的幾萬元錢所剩無幾,連回程的機票都成了問題。

當時我雖然對我們的財務狀況有所擔心,但並未作出及時的反應。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確實花錢如流水,進賬也不菲。我總是認為,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我們家,主要的經濟基礎是我,老婆的網店才開沒多久,就算有收入,我也沒過問,權當是老婆的零花錢、私房錢。女人麼,總是需要依靠一點小小的私心獲得滿足感,我也就聽之任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沒錯,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基本都是月光族。

我平均每個月的純進賬在7、8千,在我們所居住的城市裏,屬於中高收入家庭。最為關鍵的是,我們沒有外債(我開公司借我爸的錢,沒有利息,且無年限,我總是把較大的進賬餘留作為還債。),心理上絲毫都沒有壓力,掙一分,花一分,理所應當。

所以當老婆提出要買車,以方便她進貨,也便於我們出遊的時候,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我們連續跑了幾天,也在網上查了不少資料,我比較看重國產、日韓係的汽車,省油;老婆卻認為既然要買就要買好一點的,一步到位,國產、日係車的安全隱患較大。我覺得老婆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我們當時手頭的預算隻有近十萬塊錢,我還想利用這個錢,為公司擴招一些後備人才。

權衡之下,我們還是拿房產做了抵押,貸款買了老婆中意的MINI Cooper,好看是好看,老婆是喜歡,但每個月我們又多了一筆不小的開支(老婆考了駕照、每月車貸、小區車位費、油費、停車費……)。

所幸的是,那段時間我的公司業務量比較大,項目一個接一個,忙碌一點,可收入也水漲船高,我忙得心甘情願;老婆那邊的網店也有了起色,老婆用賺來的錢還給我買了一個筆記本電腦。

工作雖然忙碌,但我們過得無比恩愛,有滋有味。老婆有生意賺錢了,就請我出去吃大餐;我項目上有了進賬,就請老婆去小度假三、五天。我們商量好了,先把二人世界過夠,過煩,等實在覺得彼此厭倦了,再考慮要小孩,反正老婆還年輕,這就是資本。

宅男宅女沉浸在不受打攪的幸福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