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這時,方皇後找上了李王妃,意思想借助裕王府的勢力殺了朱載嘯,如此也就一拍即合。
這回,算是方皇後找對了人,這李王妃也早就想弄死朱載嘯了。
一個怕端妃娘娘得勢報仇,一個擔心裕王爺儲君地位不保,兩個女人就這麼發了狠。
可就在這時,皇宮內發生了一件大事,坤寧宮突然發生了火災,那年朱載嘯八歲。
方皇後陷在了坤寧宮裏,可出怪的事,作為皇帝的世宗卻不讓宦官和宮女去提水滅火救皇後娘娘。
朱載嘯不懂也不明白,便偷偷衝入火場,用水潑醒了一個被煙熏暈的宦官,這人就司禮監的少監李公公。
方皇後被活活燒死在了坤寧宮裏,誰都說這是蒼天有眼,是因果報應,也說是皇上在替瑞妃娘娘報仇。
而李公公去坤寧宮,正是方皇後的傳喚,商議怎麼弄死朱載嘯,以絕後患。不想起了大火,好不容易逃到了外麵,卻被濃煙熏倒,衣服都燒著了。誰想冒死救他的會是小小的載嘯,這讓他萬分慚愧,從此也就靠上了瑞妃娘娘。
由李公公向著,瑞妃娘娘在宮中也就漸漸地有了些勢力,不少大臣也靠了上來,這就是官場。
別瞧這李公公隻是個宦官,但卻是司禮監的少監,後由瑞妃娘娘吹枕邊風,他也就由少監升為了太監。
大明宦官以“二十四衙門”為主體,那便是十二監,四司,和八局。
這宦官權大勢眾,除了能在內廷任職外,還能出任各種外差使職,成為極其重要的一股勢力。這“二十四衙門”不但掌管著宮廷內的飲食起居,還控製著全國的軍政要務,就是東廠西廠對封疆大史都有先斬後奏的殺生大權。
“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這句話指的就是司禮監。
而瑞妃娘娘有了李公公,那等於是有了宰相在幫襯,再說方皇後死了,李王妃隻能收斂。
司禮監是宦官二十四衙門中的首席,也是整個宦官係統中權勢地位最高的,一能代皇上批答奏章,傳宣諭旨;二可總管宦官事務,任免其他宦官機構的職務;三是兼顧其他重要官職,如東廠提督,南京守備,司禮兼領,司禮外差等。除這之外,還是伺奉皇上及其家族的重要機構,那這司禮監太監的權勢有多顯赫,可想兩知。
司禮監和禦馬監為一文一武,是大明最為顯赫的宦官部門。
其它十監是內官監,司設監,禦用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
而太監隻是宦官中的極少一部分,也就是宦官之首,並非人人都能做太監。除了太監外,宦官中還有少監,監丞,典簿,長隨,奉禦,當差,聽事,烏木牌,手巾,小火者,掌印太監,司正,大使,和掌房這些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