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楚漢之爭(9)(1 / 1)

武臣的姐姐把他給無視了,直接把車開了過去,李良一打聽,哦,原來不是大王,隻是個老娘們,當時可真是丟人丟大了,再加上當時秦二世給他拋了幾個媚眼,這貨頓時就起了歹心,率領大軍把老娘們給滅了,然後立即進攻殺掉了武臣。

張耳和陳餘這老哥倆可是真能折騰,武臣死了沒關係,趙國啥都缺就是不缺想要當王的人,也不知道從哪個旮旯裏尋到一位以前找過的貴族分子,名叫趙歇,立即擁護他當了趙王,趙國又複國了。

章邯沒有把趙國放在眼裏,他擔心的隻有楚蠻子,楚蠻子完了,這場聲勢浩大的革命也就完了,說不定過兩天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去北戴河療養了。所以他快馬加鞭地攻打趙國,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來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把它包圍。

出於唇亡齒寒的道理,楚懷王可坐不住了,他覺得事情要是照這樣發展下去,還不如在家裏放羊呢,雖然說拔羊毛辛苦點,但絕對不用擔心腦袋搬家的問題。項梁當初請他出山的時候說的挺好聽,讓自己享受榮華富貴,現在可倒好,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他一度都想把自己的羊群找回來,重新從事高尚的畜牧業生產。

可問題現在騎虎難下了,秦國人肯定不能再讓他放羊了。抓了他肯定都涮羊肉了,那怎麼辦,發兵吧!

不過楚懷王手下也有一些能人,他們打算開辟第二戰場,一麵派兵去救援趙國,一麵來個圍魏救趙,直接攻擊秦國的本土,讓秦國顧此失彼。表麵上聽起來是妙計,其實純粹就是夠扯皮,秦國當時的實力還很雄厚,又有函穀關和黃河渡口作為天塹,哪裏是這麼容易攻克的,就憑他們手底下那些拿著燒火棍的民兵,純屬扯淡。

再說救援趙國,那就更扯了,那裏全都是秦國的精銳軍團,據說就連跟隨蒙恬多年的邊防軍都在王離的率領下回國了,碰都碰不得,去多少人都是個死。自從項梁死了之後,其實革命的生意早就不能做了,撐天的柱子倒了,整個國家就沒有人能夠力挽狂瀾。

就在秦軍已經進入了完勝的狀態的時候,章邯都準備開香檳慶祝了,誰能想得到啊,曆史就是那麼有趣,一個僅僅二十五歲的少年徹底顛覆了這一切,恐怕在大戰開始之前,整個中國沒有一個人會想得到楚霸王項羽可以冒出頭來,這是個破天荒的奇跡般的脫穎而出。

本來都已經大局已定了,怎麼就會出現這麼個猛人呢,真是造化弄人,也是秦朝活該滅亡了。現在聽來或者理所當然,但是項羽在那個年代的確隻是個比普通人稍微不普通的人,誰會想得到呢!

問題就出在楚懷王選人用人的問題上,第一步他就走錯了,但是這個錯誤也可能是歪打正著了。他認為項羽殘暴,而劉邦是什麼狗屁的“忠厚長者”,其實這貨屠城的功力一點也不比項羽差。所以讓他去攻打鹹陽,而讓項羽去援救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