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罪證,沒有動機,沒有審判,連口供也沒有。堂堂的朝廷三公就這麼死了,一時之間,和梁冀作對的人全都消失在他眼前,大將軍成了真正的當家人,他連自己的妹妹都不放在眼裏了,此後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皇帝太後都是擺設!
漢桓帝十九歲的時候開始親政了,但有梁冀這座大山在前麵擋著,他說的話也就等同於放屁,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肯聽。而這個時候,梁冀的囂張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就連他手下的一個奴才,都成了省部級高官送禮的對象。
他最誇張的就是喜歡花錢揮霍無度,梁冀有很高的工資,而且還有三萬戶的稅收,每個月還有無數的官員來送禮,按理說比和珅牛多了,過皇帝的生活也不成問題了,可他大興土木,窮奢極欲,這些錢愣是不夠花,手頭上老是有點吃緊。
怎麼辦呢?梁冀想了個辦法,那就是敲詐勒索富商和大地主,找個罪名把他們抄家滅門,然後財產充公。當然不是交給國庫,而是交到他自己的家裏,這樣財政危機才算是解除了。
當時有一個叫孫奮的富商,家裏非常的有錢,一不小心讓梁冀得到了消息,於是梁冀就以很低廉的價格賣給他一匹馬,收多少錢呢,五千萬!孫奮這輩子都不知道有什麼馬能價值五千萬,就算是白龍馬也不值這個價!但是他不敢得罪梁冀,明知道是敲詐勒索也不敢打110報警,最後就跟梁冀砍價,說三千萬。
梁冀冷笑一聲,五千萬我也不要了,直接把你關進監獄,嚴刑拷打之下,招出了好多的罪名,判決處斬,沒收全部家產,總共一億七千萬。早知道如此,還不如拿出五千萬來買個平安符了。
過了幾年之後,梁冀越來越不滿足自己的生活現狀,他覺得自己活得很憋屈,七尺高的漢子每天給一個小孩子點頭哈腰,這不是欺負他老人家嘛,所以他要反抗,盡管他很軟弱,但也必須反抗,不然就不算是一個男人了。他開始學習王莽的篡奪步伐,第一步先來一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參讚不名”,如果有第二步的話那肯定就是“加九錫”,一般第三步就是封王,第四部也就是坐金鑾殿了。
這就是攛掇列車的步伐,後代都是這樣做的。
這第一項就把漢桓帝劉誌給嚇壞了,他知道梁冀想要幹什麼了,所以非常的緊張,整天惶惶不可終日。這時候,梁冀又走了一步棋,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誌,輩分有點亂了,梁冀的姐姐是太後,妹妹是皇後,皇室的事情真是說不清道不明,往往標榜為最文明的地方,卻是最肮髒下流的場所。
梁冀的這個妹妹也非常可恨,漢桓帝的妃子隻要有一個懷孕的,都會被她設法弄死,弄到最後,漢桓帝死的時候也沒有個兒子!按照慣例還是在宗族之中選擇一個!悲哀呀,悲哀!
此時此刻,梁氏家族的總體力量是這樣的:七位列侯、三位皇後、六位貴人、兩位大將軍、三位駙馬、省長市長加起來五十七位!幾乎每個重要部門都有梁氏家族的樣子,可以說,梁氏家族就是個小朝廷,國家對他們沒有秘密。
麵對一個如此龐大的黑社會組織,已經意識到危機的漢桓帝要如何反擊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個很簡單的問題,因為前麵已經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了,他除了利用宦官之外,還能如何?
終於在公元159年,梁冀的第一保護傘梁太後死了,而漢桓帝這時候開始寵幸鄧貴人,梁冀害怕鄧氏家族撅起,所以派刺客去殺鄧貴人的老爹鄧宣,沒想到鄧宣的運氣很好,逃過了一劫,所以立即告訴了自己的女兒。
鄧貴人知道梁冀的厲害,跑去告訴漢桓帝。漢桓帝已經當了十年的皇帝了,稍微有點脾氣,聽說之後,既生氣又害怕,居然都敢欺負到我的愛妃身上來了,那麼下一個肯定就是我了唄,不行,必須采取措施了。
他就像當年的漢和帝一樣,開始尋找宦官幫忙,他選中了貼身宦官唐衡,他想找人來商量,但到處都是梁冀的無間道和特工分子,嘴一張一閉之間就有可能變成漢質帝。他找了好長時間的機會,趁著一次上廁所小便的機會,對唐衡表明了心意:“梁冀這廝太狂了,朕打算玩死他!你看看能不能找幾個兄弟幫忙!”
唐衡當即就拍胸脯表示:“皇上,我有幾個鐵哥們都能幫上忙,不過全都是太監,您信得過嗎?!”漢桓帝冷笑一聲:“帶把的不要,就要沒有鳥的。”
於是唐衡為他推薦了中常侍單超、中常侍徐璜等五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