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全國的十三個州充滿了黃巾軍,到處都是叛亂和死屍。在這種情況之下,漢靈帝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釋放“奸黨”,為什麼呢?他害怕奸黨和黃巾軍聯合起來對抗朝廷,那樣他就真的完了。
做完了這件事情之後,他開始布置兵力討伐黃巾黨。東漢政府雖然亂七八糟,但是因為常年的羌戰和匈奴戰,所以兵力不弱,尤其是西涼軍閥,很有戰鬥力,他們可是在血海刀鋒之中成長起來的。
漢靈帝把大軍分成三路,分別由三名大將統領,北路是北中郎將盧植、西路是左中郎將黃埔嵩、潁川南路是右中郎將朱儁!
黃埔嵩是三支隊伍中的靈魂人物,堪稱一代名將,很有韜略,太西線很快就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和當時的騎都尉曹操一起打破了黃巾軍數萬人馬!盧植也接連打了勝仗,隻有朱儁不是很順利。
後來盧植轉戰廣宗,在這裏和張角決戰,盧植所帶領的全部都是精兵強將。而張角手下則全都是一些沒經過訓練的狂熱信徒,而且沒有高明的將領指揮,很快盧植就把張角團團包圍。
正在這個時候,盧植因為拒絕賄賂宦官大爺,被控貽誤戰機,皇上用囚車把他接了回去,換了一個人來指揮。
此人便是董卓!
董卓耍無賴還可以,打硬仗根本不行,屢戰屢敗。這時候黃埔嵩趕到了,張角正好病死,於是雙方決戰,張角的弟弟張梁十萬大軍被一舉摧毀,黃埔嵩在曲陽城下,斬殺張寶,虜獲十萬人,至此張角兄弟已經全部戰死,這場規模浩大的起義徐徐落幕。
後來黃巾軍餘黨擁護趙弘為元帥,再次進行了一場較量,但是被朱儁打敗。在此次圍攻宛城的戰役之中,有一員將領勇冠三軍,所向披靡,身先士卒奮勇登城,首先拿下了宛城,這個人,就是後來三國時代吳國的奠基人——孫堅。
至此,強大的黃巾軍基本上被全部撲滅,但是他們總有一種活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在三國時代,黃巾軍還在不停反抗,但是都沒有能夠造成太大的影響,反而被各路軍閥利用。
東漢帝國到了此刻,好似東周後期一樣,開始軍閥割據,董卓跳出來了。而曹操、孫堅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了展示才華的舞台,以後的天下是他們的天下,他們將分別創造魏國和吳國,劉備也將在不久之後脫穎而出。
三國是個精彩的時代,不過在三國真正開始之前,宦官和外戚還有一次最後的較量,最終同歸於盡。黃巾軍之後,雙方進入了鬥爭的白熱化時期,袁紹要用他愚蠢的計策毀滅東漢的最後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