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三國歸晉5(3 / 3)

盛紀一看這情形,知道東吳已經不可能長久,不過他還是做了一些補救措施。他讓人鑄造了上百條粗大的鐵鏈,然後沿著長江兩岸橫斷封鎖,然後鑄造一丈多長的鐵錐,沉入長江中遊,這樣的話,整個長江丹陽流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戰船通過!

但是王濬對這個計劃已經了解了七年,見招拆招的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王濬建造縱橫百餘步的方形大船,滿載用稻草做的假人,身上披著鎧甲,手拿武器,鐵錐撞到了船底,頓時就附著在船上,順流而下,沉沒在下遊河床深處,就好像是掃地一樣,所有的鐵錐全都被清掃了幹淨,滌蕩了整個航道!

跟著王濬又製造了龐大無比的火炬,長十餘丈,直徑數十人才可以抱的住,火炬裏麵灌滿了麻油,放在船艦前麵,遇到攔截長江的鐵鏈,就放火焚燒,待鐵鏈從中間融化,沉入長江之中,江麵頓時就開闊了起來。

王濬的這些針對橫斷截江的措施,應該是經過了很多次實驗的,雖然不能想象什麼樣的烈焰才能融化鐵鏈,但畢竟他做到了,而且成功的進入了吳國長江以南的領土,進行登陸作戰!

跟著就是羅列一係列的勝利:二月三日,王濬攻克西陵;二月五日攻克荊門,斬殺夷道監陸宴,陸抗的兒子!

二月八日,擊破吳國的主力艦隊!

三月,消滅吳國派出的由張悌、諸葛靚率領的援軍!諸葛靚是諸葛誕的後代,這次他和張悌率領的是吳國最後的精銳兵團,一旦被破,吳國也就再也沒有力量作出任何有效地反擊了。也不知道孫皓此時此刻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同時王濬在杜預的指揮之下,率領巴蜀艦隊直接拿下武昌,攻打吳國的首都建業!

孫皓看來還是挺樂觀的,對敵人的情形毫無所知,他聽說張悌和諸葛靚戰敗,派陶濬前往武昌鎮守,陶濬走到一半就知道武昌已經玩完了,連滾帶爬的逃回了建業,孫皓問他敵人的情況,陶濬為了保命信口開河:

“敵人的主力戰船都非常小,跟玩具一樣,隻要給我兩萬人馬,命令大型戰艦攻擊,絕對可以把他們擊破!”

孫皓傻乎乎的把最後的抵抗力量全都交給了陶濬,結果軍隊還沒有出發,士兵就一哄而散,就差說一句:“讓你的娘子軍去打仗吧!”第二天陶濬起來一看頓時就傻了,不是說有兩萬人嘛,怎麼大營裏連個人影都沒有,難道是我眼花了?

三月十五日,王渾、王濬、琅琊王司馬伷,分成三路大軍進攻吳國首都“建業”,大軍兵臨城下,孫皓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再也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就像是失去了四肢的廢人一般!所以隻能派出使者,向晉王朝的遠征軍表示投降!

王濬的巴蜀艦隊大約有八萬人,是晉朝遠征軍水上力量最強橫的一支,不過他腦袋上還有領導,當時王渾和杜預比他的官都大!

王渾知道王濬絕對是第一個趕到建業,為了爭取滅國的榮耀,他命令王濬停船,讓自己先過去,因為他的官兒比較大!

可是王濬認為兵貴神速,害怕發生變故,根本不聽,率領大軍不顧一切的殺入了建業,接受了孫皓的降書!

公元208年,三月十五日,是一個曆史性的時刻,三國時代正式結束,原本存在的三個國家全部消失,最後一個吳國也在晉帝國的打擊之下,亡國!

消息傳回晉王朝,滿朝文武都跑到宮裏向皇帝表示祝賀,司馬炎流著淚說:“這都是羊祜的功勞!”

不過也有兩個人例外,一個是孫皓的堂弟孫秀,另外一個是晉王朝的大臣山濤。

山濤看到很多人都像司馬炎表示祝賀,歎了口氣說:“其實真的應該放吳國一馬,因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外憂就必定要有內患,我看現在的情形就不是太好!”

山濤說的沒錯,晉王朝最後就毀在了“內憂”之下,魏蜀吳三國拿他都沒有辦法,表麵上看,這個國家的國運似乎一往無前,其實已經是千瘡百孔,暗流洶湧,隻差一根稻草壓下來,立即就要折斷脊梁!

這最後一根稻草已經出現,隻是還沒有壓下來而已,不過也快了。它就是晉王朝此刻的太子妃——賈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