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模是皇子,但這封號什麼的……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封號什麼的,朱由模隻能自己解決了。朱由模隨口給自己編了個封號,然後便弄了個大蘿卜,讓手很巧的鮑承先開始搞手工了。
“傳孤旨意,封存廣寧府庫,打開武庫向吏民人等發放武器,上下一心同守廣寧!奮勇殺敵者重賞,怯懦退後者立斬,通敵賣國者夷滅三族!”朱由模這邊一開口,鮑承先便神神叨叨的拿出了蓋好大印的文告。
鮑承先的手藝不怎樣,他刻的大印可謂是錯漏百出,但看印章的人並不會在意這些。一張大榜上全是字,上麵還有個紅紅的印記,在他們看來就夠了,這就是朝廷認可的東西。帶著大印的文告一出,除了降兵、降將們還略有別樣心思之外,廣寧的百姓們基本都穩定了下來。
降兵、降將們當然是朱由模招呼的重點,張士彥、黃進、郎紹貞、陸國誌四人進城便給朱由模扣下了,謂之曰留在身邊效力,日後委以重任。一萬餘降兵,則全部和平陽潰兵一起打散整編,一天下來,便沒有了再整合在一起作亂的能力。鮑承先的一部分嫡係也給整編了,但老鮑是個明白人,沒有半點遲疑,反而舉起了雙手雙腳讚成。
到了正月二十四,朱由模便全麵的控製了廣寧城,擁兵兩萬五千,其中六千全火器部隊,戰鬥力更是無比強橫。困守孤城的事情,朱由模肯定不會做。所以除了控製廣寧之外,朱由模還讓鮑承先以他這個遼王的名義寫了大批的檄文,廣泛的給遼西各處堡壘城池全都發了一遍。
遼王的旨意和熊廷弼的命令完全是反的,熊廷弼讓大夥兒燒了家當去關內,遼王這讓大夥兒帶上家當去廣寧。熊廷弼說遼西守不住了,快撤。遼王說優勢在我,集結廣寧和建奴決一死戰。熊廷弼說遼西主力損失殆盡,打不了了,唯一的出路便是撤退。遼王則說廣寧還有十萬主力,擊敗建奴,保衛家園在此一戰。
最後大家都選擇了聽遼王的,到不是大夥兒又多相信遼王,而是他們已經沒得選擇了。其實大家都更願意相信熊廷弼,但是能撤的人已經都跟著熊廷弼撤走了,現在能看到遼王檄文的,都是已經來不及撤退的了。這些人撤退來不及,死守能力有不夠,自然隻能選擇相信朱由模。不管朱由模說的是真是假,起碼大家抱團還能取個暖,即便翻船,墊背的也多一些。
遼西沒來得及撤退的各處軍民,陸陸續續的開始向廣寧靠攏,準備搬到廣寧去拚一把運氣,朱由模最擔心的老努這一直沒動。照理後金軍也休整的差不多了,早就該開過來進攻廣寧,可老努還是停在沙嶺沒動。努爾哈赤沒動的原因很簡單,他也截獲了幾封朱由模的檄文,老努蒙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