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人際關係(2)(3 / 3)

靜思語

馬為了和鹿爭奪一塊草塊,發生爭鬥,敗了,請人來幫忙,人將鹿殺了,替馬奪回了草地,卻給馬架上了鞍具,套上了籠頭。馬失去了自由,草地對於它來說也隻是名存實亡。

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曆著生存競爭,如同故事中的鹿和馬一樣,為了爭取自己生存和生活的天地無休止地進行著拚爭,或快樂、或欣喜、或痛苦、或無助,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到競爭的殘酷,在殘酷的競爭中變得不知不覺。

因為生存就是競爭。

誰能說,鹿有一天不會變成馬、馬不會變成人、而人不會變成鹿呢?因此,我們又說這就是生活,而且這種生活應該是快樂的。

知道快樂去生活的人,不從別人的痛苦中尋找快樂,同樣,真正理解生存競爭殘酷的人,不以別人的痛苦榨取財富。

狐假虎威

寓言

驢子披上獅子皮,

那種凶煞勁使得周圍動物都聞風喪膽。

盡管它一點也不勇敢,

但大家也都嚇得在發顫。

馬丁先生來執行任務,

把這頭驢子趕進磨坊拉磨,

可把見此情景的人嚇壞!

靜思語

“狐假虎威”本是《戰國策》中的一個寓言:老虎要吃狐狸,狐狸狡猾地說:“你不能吃我,天帝命令我做獸類的長官,你吃了我,就是違抗天帝的命令。你要不信,跟在我後麵走,就會看到野獸見了我,都得逃跑。”於是老虎就跟著狐狸走,果然許多野獸看見它們都跑了。老虎以為野獸真是怕狐狸,其實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風,才把其他野獸嚇跑的。故事裏的驢子,披著獅皮抖威風,把不少人都嚇住了,跟狐狸的做法一模一樣。

狐狸之於老虎和驢子之於獅皮,能達到的短期的效果是裝模作樣的施威於人,而長期如此,不僅會被人們揭穿,而且喪失本性——變得狐狸不是狐狸、驢子不是驢子。

強者的判決書

寓言

一場疫病在動物王國裏肆意泛濫,因這種疾病而死的動物不計其數。動物之王獅子召開了緊急會議。

聽完各類動物代表彙報的情況後,獅子說:“動物王國現在遭受不幸,肯定是有誰觸怒了上帝。現在我們就反省自己做的壞事吧,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不管是誰,隻要是它的行為觸犯了戒律,我們就用它祭獻上帝,以此懇求上帝的饒恕吧。”

大家都覺得有道理,也很公平,於是都同意了。先是肉食動物述說自己的罪行。獅子說:“我有過不對,前兩天我看到一隻受傷的斑馬,就把它抓來吃了。”

裁定者狐狸馬上說:“大王您本來就是肉食動物,吃點肉無可厚非,再說,斑馬受傷了,您正好把它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了。”

接下來的肉食動物輪流敘述自己微不足道的錯誤,狐狸裁斷說,它們做的事情都不足以激怒上帝。

輪到草食動物,驢子老老實實地說:“我前幾天看到樹上的新芽綠油油的,禁不住吃了一些,除此以外,我一直安分守己!”

狐狸聽後,立即說:“你是草食動物,吃草就行了,啃樹芽就是搶別人的食物。樹芽肯定特別難受,就是你的行為違背了上帝的安排。”

以獅子為首的肉食動物立即提議把驢子殺了,祭祀上帝,表達動物們的懺悔。儀式完畢後,驢子成了獅子口中的美食。

靜思語

強者定出來的規矩肯定會疏忽弱者的利益,或者可以說是他本身的意圖就是要欺壓弱小。解釋權在強者手上,即使再悲天憫人、再公平合理的規定和條約都是一紙空言,甚至會成為弱者的判決書。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

寓言

《世界名言博引詞典》裏,有這樣一段對話:

“你是何人?”

“我是征服一切的機會。”

“為何踮著腳?”

“我時刻在奔跑。”

“你腳上為何生有雙翼?”

“我乘風而行。”

“為何前額枕著頭皮?”

“好讓幸運者把我抓牢。”

“後腦為何光禿禿?”

“為了不讓坐失良機者從背後把我抓住。”

靜思語

你的一生是否精彩,在於你能否抓住機遇。機會老人先給你送上他的頭發,如果你一下沒抓住,再抓就隻能碰到他的禿頭了。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每個人又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

瞄準自己的目標

寓言

老阿爸帶著自己的三個兒子去草原打獵。四人來到草原上,這時老阿爸向三個兒子提出了一個問題。

“你們看到了什麼呢?”

老大回答說:“我看到了我們手中的獵槍,在草原上的獅子,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原。”

老阿爸搖搖頭說:“不對。”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阿爸、哥哥、弟弟、獵槍、獅子,還有茫茫無際的草原。”

老阿爸搖搖頭說:“不對。”

而老三回答說:“我隻看到了獅子。”

這時老阿爸才說:“你答對了。”

靜思語

一個能順利捕獲獵物的獵人隻瞄準自己的目標。我們有時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看到的太多,想得太多,禁不住太多的誘惑,失去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一個人隻有專注於你真正想要的東西,你才會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