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明小跑回,殿內沉寂腳步放緩。
將兩封奏折遞交陛下。
張大明退到旁邊,太監在他耳邊私語。
明白怎麼回事。
識趣的遠遠站著,別沾上更別惹上這事。
“眾卿思慮如何?”
“陛。”
顧若伸嘴巴張開一個字剛蹦出,被白梵嚴厲怒視。
次輔張萬年手掌更是越過曹一高放在他後背,話說的不對直接將其拍出內傷。
顧若伸先天前期。
張萬年先天後期。
挨這麼一掌,修養幾年內閣更沒他位置。
顧若伸識相的閉嘴。
環視七人。
挨個低頭不與對視。
搞笑。
既然不主動來說,就要挨個點名哦。
“宰相以為呢?”
蒙奕翻開一封奏折。
擢升白潤景為翰林侍讀學士,崇文閣講授曆代先皇德政之要。
不錯。
這樣也好。
蒙奕看向張大明,抬手於虛空書寫。
張大明會意。
飽蘸朱砂墨的毛筆被雙手恭恭敬敬奉上,蒙奕拿起在奏折上書寫。
“日報諸皇子學業及表現。”
把筆交給張大明。
合上。
另一封奏折壓上。
先不打開,蒙奕望向白梵。
考慮也有小五分鍾,該給出回答的話吧。
“臣以為用人之道在於德才兼備。德為才之基,才為德之用。
人若有才有德,國之大幸;
人若有德無才,國之小幸;
人若無德有才,國之小殤。
人若無才無德,國之大殤。
國家治理如是。
陛下應著重培養各皇子德與才,萬不可以廢太子無德之舉為榜樣。
竊以為教授皇子八字真理:育德、仁愛、寬宏、成材。
臣聞上古聖君正南而坐,無為而大治始焉。
今陛下學習古之聖君,仁德之名傳播商曹宋穀,其國皆俯首尊崇周國,可見上古聖君治理天下之策今亦可用。”
“……”
還是這一套。
用仁德套住皇帝,免得殺大臣的刀舉起來。
什麼上古聖君,什麼無為。
蒙奕點點頭。
裝作認可。
等著吧。
三個穿越者,隻要設計好給機會折騰。
仁德寬厚的人設立的更穩,就會知道他蒙奕這個皇帝的好,做壞事也沒人信反而為他辯說。
“次輔以為呢?”
“臣附議首輔所言。”
“嗯。”
“曾學士以為?”
“臣附議首輔所言。”
……
問完一圈。
大家意見保持一致。
蒙奕點頭沒講話,翻開另一封奏折。
三公主陳湘靈往戎狄祝壽。
理由找的更好。
陳湘靈閱讀《女戒》,被前朝女子毅然決然的氣節感動,願以犧牲自我的大無畏精神,借戎狄大王壽誕之機,教化戎狄諸部落。
此舉堪稱典範。
內閣準備命翰林院撰寫一篇陳湘靈的事跡,編入女戒為後世傳誦。
此外列舉華夷之辯諸多事跡,指出公主舍身前往教化的依據。
絲毫未提及和親字眼。
“善。”
蒙奕收好奏折,“書寫行文者博古通今,典故生動,四六駢文工整大氣,遣詞華麗,辭藻豐富,頗得前朝文采傳承,在翰林院也不多見,不知出自哪位朝臣之手?”
劉文漢不急不緩。
站起來作揖,恭恭敬敬回答:“啟稟陛下,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