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墨還在發愣,兩個仆役已經出來,喊道:“老爺回來了?”
老爺?
說我嗎?
朱墨感覺很不適應,但宅子卻的確是好宅子,不由說道:“呃,這,這是我的宅子?”
吳風點了點頭,隻是笑,卻不說話。
朱墨正要問,卻聽李三爺熟悉的聲音傳來,
“喲,老弟竟不知道自己的家?哈哈,也是天下奇聞啦……”
緊接著老道也從旁邊走來,大袖飄飄,頗有幾分神仙風采,笑道:“朱公子,怎麼樣?不歡迎我們兩個老家夥來你府上做客?”
朱墨蒙圈之際,也笑道:“老李,老道,這,這是哪出啊?哈哈……”
三人一起大笑,天黑的寒風裏,溫馨頓生。
老道看著朱墨高興的樣子,心裏無限感慨——
這孩子也得有個家啊……
在民間吃了那麼多苦,又幫家裏做了那麼多事,可不能再虧待他了……
想到此處,
他忽然對李三說道:“李三啊,今兒來的急匆匆的,竟然把賀禮忘了吧?那根高麗老山參,我們這些糟老頭子拿著幹什麼?給年輕人多補補嘛……”
“哎呀!”
李三拍拍腦袋,歉然道:“朱公子,老奴這記性……唉,出門兒時候還想著呢,這不?手裏忙活什麼,就把盒子忘在觀裏香桌上了……趕明兒我叫吳風送來府上,公子萬萬勿怪啊……”
“哈哈……”
朱墨笑道:“你們兩位老哥是我在京城最親的人,拿什麼禮物啊?我又不是開牙建府,隻不過搬個家住嘛……況且那種名貴東西,我也吃不來啊……還不如賣了給醫館,讓他們治病救人去!”
嗯嗯,
兩人含笑點頭,深以為然。
老道心想:這孩兒當真是好性子,很有太祖的風範啊……
正說著,
仆役已經帶著大家進了門,
先是曲徑通幽,而後到了一處寬闊庭院,兩邊是瀟瀟竹葉,中間卻是一個水亭,回廊上燈火通紅,七八個仆役忙前忙後,已經在涼亭竹桌上擺好了茶酒和點心。
朱墨既然是主人,也就不再裝了,當即以主人身份招呼兩人落座,而吳風卻又不見了蹤影。
桌上點心看上去色香味俱佳,茶也非常清澈香甜,但奇怪的是,李三和老道都沒有一點動手的心思。
朱墨很清楚兩人的心態——
他們都是老人了,最懷念的是那些逝去的歲月,儉樸而溫馨的氣氛,才是他們最動心的。
他當即笑道:“還是老樣子,我先去烤了這兩條魚……你們少坐一會兒,別拘束,在哪裏不是聊天呢?嗬嗬嗬……”
老道點點頭道:“是啊,還是朱公子達觀,看我們兩個老頭,反而著相了……哈哈……”
不一會兒,
朱墨烤了魚出來,照例給他們點了醋。
老道果然胃口大開,連著吃了幾口,讚道:“沒變!味兒還是沒變,好,好啊……”
李三見他高興,趁機問道:“朱公子啊,我那朋友吳風,說昨兒早上路過全聚德,見公子在那裏送鹽?這可奇了……活了這麼大歲數,還真沒聽說過呢……後來街上又貼了告示,說是抓掉了一個通倭的鹽商……嗬嗬,這事兒,聽著就怪,我們一猜就是朱公子幹得吧?隻是不知道,這裏麵又有啥玄機呢?”
老道也湊趣道:“對、對,又是奇人奇事兒……你得說說,來!”
老道竟然親自給朱墨斟了一杯茶。
朱墨抿了一口,想起自己起草的那個反不正當競爭法,不覺笑了出來,道:
“兩位老哥,這事兒既然傳開了,我也就不藏著掖著……那通倭的鹹同記,是嚴世蕃、高寒文兩個人有份子的,後麵還牽扯江南的那個何茂才,他們造謠說我的鹽是鹽水泡出來的海沙!真是豈有此理?!
我在那裏送鹽,為的是讓百姓們嚐嚐,鑒定一下真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本來嘛,說到底也都是同行,同行是冤家,這話你們總聽過吧?可問題是,冤家不是仇家!隻有仇家才會往死裏整,可我跟鹹同記有仇嗎?如果商人們都這樣幹,那市場就亂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