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最著名的經濟學家茅於軾老先生,在一次講座中說下了非常了不得的話,我記得大概意思是如此:
一是自己快樂,也要使別人快樂!
個人追求快樂,對大多數人而言似乎不是問題,是人都會追求快樂。但是也不盡然。確實有些人不懂得享受快樂。比如跟別人生氣,這就是減少自己的快樂而於事無補。更不必說許多人隻圖一時享受做出後悔的事來。結果是自己一生的快樂總量的損失。尋求快樂是一門大學問,可是我們這個社會從來不講怎樣得到快樂,隻是叫人怎樣多賺錢,似乎錢就等於快樂。從小學教寫字算數,到大學教一門專業,都是圍繞著賺錢。可是錢確實不等於快樂,而最重要怎樣快樂的事從來沒有人教過。老師本人就不知道怎樣得到快樂,恐怕連想都沒想過。
人生一世順利不順利,快樂不快樂,往往不僅僅取決於自己,更多地也取決於環境,或者說取決於別人。如果別人處處跟你搗亂,你就過得很不順利。別人希望日子過得快樂一點,大家就應該幫助他實現這個理想。所謂“君子成人之美”,這是孔夫子留下的格言。如果大家都懂得幫助別人快樂,我們就有了一個創造快樂的環境,大家都比較容易實現快樂總量極大化的目標。所以得到更多快樂的方法,從全社會來看是幫助別人快樂。幫助別人快樂既是為了別人,其實也是為了自己。這一點兒也不矛盾。
二是享受人生,也要幫別人享受人生!
什麼是享受人生?人生一世所得到的快樂總量極大化。它不是某時某刻的享受極大化,而是一生一世的快樂總量極大化。這兒所說的享受不光是物質的,更包括精神的,包括主觀的滿足感。它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隻顧現在,不顧將來。而是既顧現在,更顧將來。人們要追求健康長壽,因為長壽的人活得更長,當然得到的快樂可能更多。要遠離有害的環境和物質,這些事物會減少你的快樂。行動要考慮後果,不要貪圖一時的痛快,遺患無窮。
要幫助別人享受人生。為什麼?人生一世順利不順利往往不僅僅取決於自己,更多地也取決於環境,或者說取決於別人。如果別人處處跟你搗亂,你就過得很不順利。別人希望日子過得快樂一點,大家就應該幫助他實現這個理想。所謂“君子成人之美”,這是孔夫子留下的格言。如果大家都懂得幫助別人快樂,我們就有了一個創造快樂的環境,大家都比較容易實現快樂總量極大化的目標。所以幫助別人享受既是為了別人,其實也是為了自己。這一點兒也不矛盾。用這條信條處理周圍的事情,會使自己的日子過得高興。凡是碰到難於決策的事情,想一想怎麼能使自己快樂,也使別人快樂,答案就有了。有了這樣的信條,養成了習慣,用來等待父母子女,妻子朋友,同事或領導,並且用它來處理自己在公務上的問題,你就不會犯愚蠢的錯誤,就會遠離煩惱,周圍的人都會喜歡你。
享受人生,這很容易為人們所接受。誰不願意享受啊。但是有人批評說,這個目標太自私,至少也是太庸俗。大家隻管享受,國家大事,世界和平誰來關心呢?我想說的正好就是:享受人生是世界的頭等大事,再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