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聽說北邊有一個叫紀綱的人,連舉人都不是,就敢冒死扣住燕王坐騎,請求自願跟隨燕王效命,這人就賭對了,在戰場上屢建奇功,深得當今聖上寵信。
而楊榮就是紀綱的反麵教材……
還好朱高燧救了楊榮一命!
如果當日沒有朱高燧站出來,朱棣肯定會拿楊榮人頭向天下人宣示自己的權威。
在官場上混,每一次衝動都有可能讓自己一步登天,也有可能讓自己萬劫不複。
這就是伴君如伴虎!
自從那天之後,楊榮的仕途就與朱高燧緊密聯係了起來……
但是朱高燧這個三皇子,牌麵真的不夠他大哥好啊。
就在這樣的糾結之下,楊榮熬到下班,才趕緊一溜煙兒回到家,見麵就拜:
“殿下大駕光臨,下官不能迎接,實在是大大的罪過啊!”
朱高燧起身大笑:
“哈哈哈!楊先生回來了,小王與先生一見如故,可惜這幾天諸事纏身,否則早就要上門叨擾了!”
“殿下言重了……”楊榮強笑道。
朱高燧多少也能猜到,像楊榮這樣的正經讀書人對自己的觀感可能好不到哪裏去,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嘛。
隻見朱高燧拉著楊榮噓寒問暖,斟酒夾菜,好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甚至以學生的身份想要給楊榮舒緩筋骨,旁邊侍候的楊府下人見了也是覺得大漲麵子。
連當今嫡皇子都如此禮待,誰敢說我家老爺官小?
楊榮卻是坐立難安,好不容易推辭掉朱高燧能殺人不見血的好意,才問道:
“下官鬥膽了,不知殿下今天來所為何事?”
朱高燧就勢坐回座位,心道楊榮你可逃不了,我這輩子賴定你了!
“哦!是這樣,先生可能也聽說了,前些日子,父皇讓小王負責恢複淮河以北的民生,小王甚至為此在父皇麵前立下了軍令狀!”
楊榮立即道:
“下官確實有所耳聞,殿下宅心仁厚,可為一代賢王矣!”
聽到沒有?
做好你的賢王,沒事不要亂想太多!
聽到楊榮相當直白的隱喻,朱高燧曬然一笑:
“一代賢王?不錯不錯!但這還不夠啊!賢名不是憑空得來的,得踏踏實實的去做好事做大事,天下人滿意了,父皇滿意了,這才稱得上賢王啊!”
嘶!
楊榮心中倒吸了一口涼氣,心驚膽戰,你朱高燧到底想幹什麼?讓天下人和皇帝滿意!這是做皇子能幹的事情嗎?
“殿下誌向高遠,下官拜服……”楊榮還能說什麼,這朱高燧幾乎是明擺著要爭太子之位了。
要不是怕被人罵忘恩負義,仕途絕望,楊榮甚至想說一句殿下你牛逼,下官無能,隻能敬而遠之了。
朱高燧不管他,徑直道:
“淮北之事,千頭萬緒一團亂麻,小王雖然鬥膽接下差事,卻無從做起,所以專程來向先生討教!”
楊榮立即道:
“下官初入官場不久,忝為翰林編修,未經手過任何實際政務,恐怕……”
朱高燧不等他說完,湊了過去,小聲道:
“先生,小王告訴你一個目前隻有小王一個人知道的秘密,連父皇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