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們的重點應是北平一地(2 / 2)

朱高燧笑著,領著三楊回到正堂,一一落座。

朱高燧說道:

“三位先生,這是我向父皇討來的任命,你們已經從翰林院調出,專門幫助我恢複淮北民生一事了。”

“謝主上!”

楊榮、楊士奇和楊溥連忙起身行禮,既然拜入朱高燧門下,得有一點儀式感。

朱高燧擺擺手示意他們坐下,笑道: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如何種植這三萬畝新作物,以達到最佳效果!”

“我在父皇麵前立下的軍令狀是,第一年保證淮北不餓死人,第二年糧食爆倉,第三年人口大增!”

“另外,父皇已經下旨,對淮北多地實行三年免賦。”

雖然說有政策,但想要做好此事還是難比登天,如果以尋常的策略去做,最後的答卷肯定不能讓人滿意。

還好有三大新作物,這是想要破局唯一的點!

楊榮沉思半天,才道:

“我要提一句,種植、推廣新作物,若通過官府的力量去做,恐怕收效不大!”

這話說得算客氣了,其實就是說地方那些官老爺,會敷衍了事,你朱老三算什麼玩意?淮北總督又如何?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嫡皇子罷了,民事你懂個屁!

朱高燧笑道:

“我也是這麼想的,想要將三大新作物迅速推廣開來,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百姓知道,種植這三大新作物有利可圖!”

楊士奇眼睛一亮:

“不知這利從何來?”

朱高燧自信道:

“第一,產量高,能飽肚子!第二,美食!到時候我會準備好以其為原材料的菜譜!第三,挖掘其餘價值,飼料、造紙、釀酒、榨油等等!”

楊榮人都傻了:

“額,還有這麼多用途?”

朱高燧笑道:

“是的!紅薯、土豆和玉米,絕不僅僅於果腹之用!”

楊榮和楊士奇對視一眼,楊榮說道:

“那麼,當務之急,是種出盡量多的產量,這地從何而來?是官田還是軍田或者民田?”

楊士奇:

“我覺得從北地的衛所軍田下手最好,主上是嫡皇子,又與軍中將領多有交情,隻要出讓一點利益,相信他們不會反對的!”

楊榮:“我認同!官田最麻煩,肯定糾纏不清,民田也一樣,想要說服百姓直接種那可是很難的!”

楊溥:“……”他對這些事一竅不通,隻能聽著。

“衛所田一事包在我身上,我明天就去拜訪那些將領。”

朱高燧點頭認可,又道:

“還有,從長遠來看,我們的重點應該放在北平一帶!”

楊士奇問道:“這是何意?”

這一點讓楊士奇很是意外,靖難打了四年,被禍害得最嚴重的地方可不是北平,而是山東!

如今的山東,可謂十室九空,據說連衍聖公孔家的族人都餓瘦了……

當然,北平等地的民生也差不多,糧食就這麼多,戰爭一開始,無論你願不願意,大量的糧食都被這頭巨獸吞噬了。

“這裏隻有我們四個人,我可以告訴你們,但三位先生要保證守口如瓶,把我接下來說的話爛在肚子裏!”

朱高燧很嚴肅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