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十年之際,皇帝曹芳到洛陽城外的南山去祭陵。曹爽、曹羲、曹訓兄弟三人全部隨駕出城。司馬懿早已得到消息。他一麵派人觀察,一麵開始布置。分別派兩個兒子及心腹家人分別奪取城中禁軍的兵權,馬上占領了武器庫、府庫、皇宮和太後宮等要害部門,又以最快的速度關閉所有的城門,並立即帶領親兵駐守在洛水浮橋邊。一個時辰裏,一切部署妥當,整個洛陽城進入了高度緊張的備戰狀態。這樣,司馬懿控製了洛陽城。一切就緒後,司馬懿以皇太後的名義寫信給曹爽,要求他保護皇帝回城,隻要投降即可免於一死。曹爽本是庸俗無能之輩,不聽手下的勸告,竟然投降回城。不久,司馬懿在剪除曹爽的黨羽之後,以謀大逆的罪名把曹爽兄弟及親信誅殺淨盡。從此,司馬氏掌握了朝廷大權,為建立西晉王朝奠定了基礎。
俗話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這形象地說明了最強有力的動物的攫食之道。這種強者裝弱的妙法,既避免了自己因鋒芒太露而引來攻擊,又麻痹了對手的防備意識,所以一旦出兵捕食,幾乎就不會落空。司馬懿本身是鷹是虎,卻又裝成衰弱得不堪一擊,曹爽受到了欺騙,隻當他為病貓,卻不知自己早已成了司馬懿的獵取對象。司馬懿的成功隻是等待時機的問題了。
9、沉默才是金
低調的人堅信沉默是一種處世哲學,用得好時,又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謀略。
低調者認為沉默需要勇氣,需要毅力,需要力量;沉默是留給自己思考,思考自己與周圍的環境;沉默是自己的財富;沉默是對自己的一種責任。
低調的人也知道“言多必有失。”有道德的人,絕不泛言;有信義者,必不多言;有才謀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唯有保持適當的緘默,才會避免厭、薄、侮!
但老天爺既然賜給了人類一張嘴,需要這張嘴去與人溝通,就必須要說話,低調者奉行“沉默是金”,卻也不是不說話,而是說話要分場合,要分情況,不能說則不說,保持適當的緘默,能說則盡量少說,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自己無把握做到的話不要說,語意傷人的話不說,無中生有的話不要說,傷情感的話不要說,言不由衷的話不要說,造謠的話也不要說,粗言穢語不要說,指桑罵槐的話不要說。
要說話則說自己經曆過的感慨之話,說溫暖的話,說自己有把握的話,說能夠啟迪教育人的話,說能警誡人的話,說發自內心深處的衷誠之話,說能使人排擾解難的話。
說話時,所說的內容、意義、措詞、聲音、姿勢,都要加以注意。什麼場合,什麼地方,什麼情況,應該說什麼,怎樣說,都應該加以小心。無論是探討學問,接洽生意,交際應酬,娛樂消遣,種種從我們嘴裏說出的話,一定要有重心,要具體、生動。為了保持你的話被人所重視,永不使人討厭,惟一的秘訣是說適量的話,恰當的話。說適量的話能使你靜靜地思索,使你說出的話更精彩、更動人。
具備優勢的時候需要沉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太陽不語;自是一種光輝;高山不語,自是一種巍峨:藍天不語,自是一種高遠……人也一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得成績的時候需要沉默。麵對成績和掌聲,成功者報以深深的一鞠躬。這是無聲的語言,是恰到好處的沉默。
遭受挫折的時候需要沉默。在失敗和厄運麵前,拭去眼淚,咬緊牙關。默默地總結教訓,然後再投入新的戰鬥,不失為上策。
等待時機需要沉默。造化總是把機會贈送給有充分準備的人。怨天尤人無濟於事,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才是可靠的。
承擔痛苦的時候需要沉默。如果親友沉浸在不能自拔的悲傷之中,此刻,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那就默默地陪他度過一段時光,默默地為他做一些事情。
溝通心靈的時候需要沉默。不是隨便打斷他的話,而是善於傾聽。在傾聽中吸取智慧,彌補紕漏,建立信任,產生滿足。
哲學家說:沉默是一種成熟。思想家說:沉默是一種美德。教育家說:沉默一種智慧。藝術家說:沉默是一種魅力。科學家說:沉默是一種發明。是的,沉默是一種難得的心理素質和可貴的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