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將馬超按住,責怪道:“不談上一輩的恩怨,你學了我半部劍法也算是我的半個弟子了,指點你是我應有之義。這次我救了你,就當了結了當年的恩怨。你這段時間你還是留下來安心養傷吧。”
說完也不容許馬超再辯解什麼轉身離去。
翌日馬超並沒有走,似乎是認命了。在養傷期間,傷好的差不多的馬超忍不住手癢與史阿切磋了起來。經過那日拚死一戰,他的劍術瓶頸被突破了,到達了更高的境界,急需和史阿這種高手交手,來印證自己近日來的所得所悟。
而王越也時不時地點撥他們一下,指出了史阿和馬超的缺點。
史阿基礎紮實,卻缺少變通,臨敵之時少了一些機變,缺少與真正高手之間的對敵經驗。馬超則相反,機變有餘,經驗豐富,但招數卻全是野路子出身,雖然前期能取得優勢,但一旦持久戰被窺破弱點就是必死之局。至於龍振俠嘛,隻有四個字:“繼續努力!”他還沒到需要王越指點的境界呢!還是再練上幾年再說。
馬超雖然性格有些孤僻,但幾個人都是少年心性,一段時間的接觸後都多少有些了解了對方的性格。更何況他們三個要是嚴格說來算是同門,雖然馬超和龍振俠都是學了個半吊子,但王越的親傳弟子本來就少,三人多少產生了一種同氣連枝的感覺,消除了這段時間的隔膜,沒過多久就打成一片起來。
最後甚至還在龍振俠的惡趣味下慫恿三人桃園三結義,雖然桃園沒找到但義還是結了。
但在排大小時史阿和龍振俠又產生了分歧。本來史阿是想要按照入門順序來排大小,這樣他就是大哥了。但龍振俠卻確認為按年紀來排更合理。
至於馬超始終一言不發,因為他知道不管按那種方式拍他都隻能屈居老二,不大不小剛剛好。
最後還是伶牙俐齒的龍振俠說的史阿啞口無言。
龍振俠道:“師兄弟間你是最大不錯,但結義當然是要按年紀來算,否則發誓時,難道要這樣說:皇天在上,後土在下。史阿十六為大哥,馬超十八為二哥,龍振俠二十四為三弟嗎?”
史阿不得已,隻得讓龍振俠為大哥,馬超為二哥,自己屈居為三弟。讓龍振俠竊笑不已。終於擺了史阿這個師兄一道,報了屁股的仇了。想到以後打架自己坐在後麵戴著墨鏡曬著太陽吸著飲料,見誰不爽就大喊:“關門!放史阿!”心中就一陣大爽。
此後無所事事的三人在洛陽城四處找人打架,順便行個俠仗個義,毆打一下貪官汙吏、市井惡霸,當然還有那些必不可少的調*戲良家婦女的紈絝子弟。
當然這其中自然也有不少有背景有地位的人,但龍振俠的背後是誰?皇帝的幹爹張讓!張讓欠著自己好大的人情呢!真當一個幽州刺史就打發了?更何況毆打的都是些惡名遠揚之輩,哪次打完眾人無不是拍手叫好?
那些官宦人家比背景比不過,外界輿論又不向著他們,隻得自認倒黴,暗暗記下這個仇了。
現在洛陽城裏的貧民百姓都親切地稱呼三人——洛陽三劍客!
(作者剛回來狀態不是很好,雖然工作期間多了些新想法,但畢竟半年沒寫了,思路有點更不上,本來打算回來就一日兩更的。昨天憋了半天才一千多字,煩躁的很,就去打擼啊擼了。直到今天才有點狀態寫完這章。一如既往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推薦,多多收藏。)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