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刻序(1 / 1)

《乙巳占》十卷,唐李淳風撰。《新唐書藝文誌》著於錄,作十二卷。陳直齋《書錄解題》、馬貴興《文獻通考》、王伯厚《玉海》皆作十卷,與今本合。每卷約萬餘言,惟第十卷幾及三萬言。或後人合三卷為一卷,故與唐誌不符,未可知也。乾隆中采訪遺書,未經儲藏家進呈,阮文達亦未之見,朱竹垞所見隻殘本七卷,惟《敏求記》有全書,其書之罕見可知矣。

餘所藏,為門人抄本,得之金匱蔡氏。卷三、卷六後有題名三行:一曰太史局直長、主管刻漏、臣成衍書;一曰太史局中官正、太史局提點曆書、賜緋魚袋、臣李維宗校;寧海軍承宣使、提舉佑神觀、博陵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食實封二百戶、提舉臣邵諤。考《玉海》,建炎三年三月二日詔,《紀元曆經》送太史局中,載《乙巳占》計十冊。今本十卷,又有太史局諸人題名,或即從建炎本傳抄歟?上元乙巳之歲,十一月甲子朔,冬至夜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故以為名。

其書雜采黃帝、巫鹹、甘氏、石氏、郤萌、韓楊、祖暅、孫僧化、劉表、《天鏡》、《白虎》、《海中》、《列宿》、《五官》諸占及劉向《洪範》、張衡《靈憲》、《五經圖緯》,參以經傳,排比成書。始於天象,終於風氣,凡分一百篇。今缺《辨惑》一篇,餘皆完具。唐人遺籍傳世日稀,亟為讎校,付之手民。其有訛脫,概從缺疑。

夫災異占候之說原不足憑。然《易》言:“天垂象,見凶吉”,《周禮保章氏》以日月、星辰、五雲、十二風辨吉凶、祲祥、豐荒,其所由來者久矣。淳風雖以方技名,《修德》篇屢引經傳,以改過遷善為戒,《司天》篇深箸隋氏之失,諄諄於納諫遠佞,不失為儒者之言,非後世術士所能及也。

《玉海》引書目序雲:五十卷,今合為十卷。今序雲:合為十卷。與《玉海》不符,蓋合並後人所妄改耳。

光緒三年,歲在強圉赤奮若,仲秋之月,歸安陸心源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