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民附和著歎聲氣:“哥,我們進屋子吧,野地潮濕。”
左處長再躺會兒,坐起身。
兩人鑽出柑橘林,進了別墅,貴婦人迎住兩人,陳天民尊稱嫂子,打擾了。
女人要出門,一臉歉意:“當家的說有朋友造訪,叫好好招待,剛才他打電話說有急事,今晚回不來,叫我過去,不能陪二位了,好在家裏有人,我給作了交待,有事給他們講就行了!”
“嫂子隻管去,我們知道照顧自己。”
寶馬車開過來,女人上車,小車鑽柑橘林而去。
兩人樓上樓下參觀一遍,回到客廳,歐式仆人裝束姑娘迎上前:“主人走時吩咐,客人回家可以開飯,先生,可以開飯了嗎?”
陳天民看時間六點過了,說可以,隨仆人姑娘去飯廳。
菜簡單,清蒸甲魚、紅燒野雞、糖醋麅子、醮水鹿肉,三個涼拌野菜,四個小菜,桌上放著紅酒、五糧液。
陳天民照顧著左處長坐下後,自己坐下:“哥,喝什麼酒?”
“我不喝酒,你喝吧。”
陳天民便小弟弟賴兄長般表情:“不喝酒怎麼行呢,哥可是損失時間陪弟弟玩的呀!”
“那就喝紅酒吧。”
仆人姑娘剛要開瓶,陳天民要過瓶,說這裏沒你的事,仆人姑娘退出餐廳。
陳天民給左處長斟了半高腳杯酒,給自己也斟了半高腳杯,端起杯:“感謝哥抽出寶貴時間陪弟弟,弟弟一輩子不會忘記,敬哥一杯!”
“隻要你玩得高興,我也高興。”
兩人端杯碰杯,品品酒,放下杯。
陳天民給左處長搛菜:“哥,請。”
兩人慢慢喝酒,慢慢吃菜,閑聊龍門陣,精神放鬆身體放鬆,顯得閑情逸致。
兩個半杯酒下肚左處長有了醉意,喝第三個半杯時,他的話慢慢多起來。
左處長說話輕言慢語,吐詞清楚層次分明,說話時麵部不向著陳天民,避而不談部裏、家庭的事情,隻說他的過去,好像這時他有了時間對過去的事情咀嚼、回憶和反思。
左處長說話陳天民要不要插嘴,但左處長仍按自己的說話方式和事情的線索把話說下去,看他臉上不動聲色的表情,沒有什麼人和事能夠幹擾他已經形成的固有思維。
左處長喝完第三杯紅酒陳天民給他斟半杯,他喝酒不要陳在民提醒,自己說話時很隨意端杯喝一口,從喝酒看得出他的性格:做事不願意別人支配,行事內心有規定的軌跡。
左處長說著說著、說到自己的內心:“做人挺難,外部有約束條款,內心有限製鎖鏈,心隨所欲應該是動物的本性,為什麼人要實現本性比登天還難呢?”
左處長看著陳天民,要在陳天民臉上找出答案似的。
“人就這樣,弄出些製度條款,上升到道德理論約束自己,我認為隻要生活得瀟灑歡快就行,哥,幹杯。”
左處長不理睬陳天民邀請,臉轉一邊:“也不能一概而論,人往往就吃一概而論的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水準、世界觀和生活情趣,他們處在人類的不同層次,好比珠穆朗瑪峰和不值得命名的小山丘,能夠用同一尺度去丈量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