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民坐上未書記安排好的座位,兩人正式談工作了。
未書記分析三河政治形勢,陳天民完全同意。
未書記分析三河經濟形勢,陳天民完全同意。
未書記分析三河幹部隊伍狀況,陳天民完全同意。
未書記滔滔不絕,要不要引用一兩句偉人的精典理論,舉出一兩個據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他的話語就有了理論聯係實際的意思!
陳天民看著未書記,心裏想未書記怎麼這麼快就變成這個樣子,是書記職務一下子改變未書記、還是未書記必須更像書記、或者皆而有之。總之,現實是未書記在陳天民麵前已經不是未市長了,是書記,是領導一切的書記,領導一切的書記應該有相應的樣子,陳天民心裏這樣想一切都就變得天經地義。
未書記的話終於接觸到具體內容:“挪用移民款的事件糾正後,工資要發,事情要辦,財政吃緊,我這個家不好當啊!”
未市長當市長後,財政被楊書記控製得牢牢的,他想過問,但無法過問,兩人聯手搬開呂局長後,他才得以過問財政的事情。
未市長當時在陳天民麵前多有抱怨,說當家的不要管家的知道家底,管家的怎麼管好家啊,所以出現移民款被挪用的事件。但現在未書記不說管家的事,隻說當家的事,說穿了他想管財政。
有一個說法,書記當家,長字號管家,不管你同不同意,還真有那麼一點意思。
“財政問題當前最為敏感,涉及到區、縣穩定,這是三河市重中之重的大事,我建議未書記站在大局高度,作手解決當前財政窘迫的形勢!”陳天民旗幟鮮明,把當家、管家的事都推給未書記。
未書記見陳天民二話不說把財政大權拱手相送,向陳天民投去讚許目光:“稅收方麵還得陳市長過問,隻要能夠堵住跑冒滴漏,財政矛盾很快就能得到緩減。”
“要盡快緩減財政矛盾,我建議未書記親自過問土地開發工作,城市要發展、事業要推進,土地這塊不過問不行,現在除了中央,地方政府都是土地財政,三河這些年的發展之所以緩慢,很大程度是沒有利用好土地資金!”
未書記考慮良久,點點頭:“這方麵你要配合我才行。”
“未書記是了解我的,幾次配合,成功解決了一些問題,當然,這主要還是未書記整體把握得好!”
未書記心中有底了,陳天民的話說得不無道理,兩人一個當常務副市長、一個當組織部長時就密切配合,搬掉蔣市長。接著兩人聯手解決挪用移民補償款更是配合得天衣無縫,最終不但獲得完勝,還成功擠走楊書記,一個任書記、一個任市長,各自達到期望的目的。
未書記把經濟大權抓到手裏,人事大權原本就是黨委這邊的,有個說法,黨委有權、政府有錢,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未書記覺得陳天民如此大方的把經濟大權拱手相送,人事方麵得聽聽他的意見,作為一級政府的市長,完全成了傀儡也不行。
陳天民有打算,未書記有主意,在權力問題上一個有意謙讓,一個誌在必得,意見自然統一,陳天民需要的東西不去爭也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